纷纷展示最先进药物技术 300家全球医药巨头“抢占”进博会商机|聚焦进博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06 20:54:2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已经进入第二天,以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均出现人气爆棚的景象。
11月6日,《华夏时报》记者在会场了解到,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聚集了包括辉瑞、3M、阿斯利康、默沙东、默克、艾默生、飞利浦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及医药龙头企业,而国内包括复星医药、国药、上药等诸多国内医药医疗器械巨头也纷纷参展,国家会展中心7号、8号馆均是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览面积较去年整整增加了一倍。在现场,各家参展机构集中展示了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体温枪、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相关产品。此外,不少企业也展示了疫苗研发与生产、核酸检测、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等方面的最新解决方案,防疫抗疫是这些企业共同的展示重点。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是第三届进博会最为‘火爆’的展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最初规划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远超规划,展位供不应求。300多家参展企业中,有70多家是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其中,世界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和世界排名前十四的医疗器械企业均报名参展。”是日,国家会展中心进口博览会展览部总经理助理王斌杰受访时表示。
而作为国内医药行业参展代表之一的复星医药,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复星是一家高度国际化的企业,公司积极主动地参到全球化的合作中,进博会为全球的医药产业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今年的进博会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如约而至,更能凸显中国防疫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为全球经贸复苏注入一剂强心剂。
防疫产品最受关注
今年的进博会在一个特殊时期、特殊国际环境下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博览会增加了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重点引进了药品、医疗器械、养老康复、营养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题材,这些展馆与当下新冠肺炎病毒引发的疫情紧密相关。
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现场展示了抗疫期间生死救援主力军——ECMO的新一代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减少一次性耗材的更换频次,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可智能实现压力、血氧饱和度及温度等重要患者生理指标的实时、准确检测,有助于实现危重症患者转运移动化管理,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另一款全球首发也夺人眼球——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展示了全球首发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该产品采用了低温存储、全程可追溯、自动消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医师远程支持、遵循疫苗接种操作规范、配有可穿戴式留观设备的前提下,普通市民也可自助完成疫苗接种,真正意义上解决了疫苗接种跨地域的难题。
“接种舱是未来城市公共卫生生态系统中可移动、自动化接种网点。在突发疫情或季节性预防接种期到来时,通过快速部署大量接种舱,将有效缓解预防接种门诊的压力。”赛诺菲巴斯德中国区总经理张和平称。
此外,不少企业也展示了核酸检测、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疫苗研发、发热门诊等方面的最新解决方案。
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是进博会的“新朋友”,虽是首次参展,但规模不容小觑,大概600平方米的展台上展示了100多件展品,几乎都是涉及企业业务板块的核心产品,其中包括10款防疫展品。最为突出的,是一款中国首发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该试剂便于携带且能够适用于大规模检测,仅供专业医护人员使用,最快可在15分钟内提供检测结果。此试剂意义重大,为开展大规模社区检测提供了便利。此外,在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雅培展台,还有一个创新全自动核酸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核酸分析,得出详细的诊断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新朋友”还有首次参展的复星医药与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展会上,他们向《华夏时报》记者展示了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以及其它最先进的抗癌治疗新药。
“今年进博会,作为全球首款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YESCARTA®在Fosun Health展台亮相。该产品已经相继在全球36个国家获批上市,2017年初,复星医药与Kite Pharma合作成立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YESCARTA®技术,在上海张江建设了临床样品GMP制备基地,并完成中国注册临床试验;近10000平方米的CAR-T产业化生产基地已在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建成并正式启用,为产品获批上市做好准备。今年3月该产品在中国的新药上市申请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优先审评,成为中国首个获得上市申请受理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复星医药相关负责人也向《华夏时报》记者称。
中外巨头纷纷展示创新医疗手段
事实上,本次进博会,也成为中外医药企业同台竞技的“舞台”,几乎所有的参展机构都毫无保留的展示了自身最好的技术。
在展示区,美国强生已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今年其展览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带来了7款全球首秀、12个亚洲首秀和38个中国首秀等。其中,由强生中国研发团队自主创新的防刺伤缝针夺人眼球,该产品可有效降低助产师被针刺伤的风险。
而首次参展的美敦力则主推了“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2.0版。其重量只有2克,体积只有胶囊大小,比传统起搏器小93%。能够通过微创方式植入心脏,无导线、无囊袋的设计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还能兼容全身核磁共振扫描,让植入后的患者有更多诊疗方式的选择。
另外一家在心脏瓣膜领域属于头部企业爱德华生命科学,在他们的展台上,推出了中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进口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Sapien 3”等创新产品,以及未来3年至5年内计划在中国上市的多项新产品。据记者了解,Sapien 3是国内唯一获得许可证的国外最新一代球扩式瓣膜,更是目前国际上临床证据最多、使用最广泛的主动脉瓣膜之一。
《华夏时报》记者在展会上注意到,不少公司在肿瘤领域展出了各自的创新疗法。世界上最成功的放疗产品公司——瓦里安,今年展出了体积最小、治疗速度最快的360度全旋转质子系统,可以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疗法。跨国制药公司罗氏展示了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组合,该疗法是10余年来首个可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创新治疗方法,也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一线治疗的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组合。此外,再鼎医药也展示了与以色列公司诺沃库勒(Novocure)合作开发的无创肿瘤可穿戴治疗设备,体现了中外创新技术交流成果。
“中国的医药医疗器械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国有庞大的14亿人口市场,今年的进博会也为我们海外的机构进入市场提供了最佳平台,相信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够在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的患者带来全球最好的治疗手法,同时也配合中国的医疗体制的改革,将治疗的费用降低到最小。”对此,强生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