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上市前停掉消费贷 银联商务走出与蚂蚁不同的路?

作者:傅碧霄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06 16:27:50

摘要:与蚂蚁形成鲜明对比,另一家同样走到科创板门口的支付公司银联商务,则在小贷新规出台之前就停掉了高增长的消费贷等业务。如今看来,此举颇有先见之明。

上市前停掉消费贷 银联商务走出与蚂蚁不同的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近日网络小贷新规出台,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这无疑令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之路也变得格外坎坷。

与蚂蚁形成鲜明对比,另一家同样走到科创板门口的支付公司银联商务,则在小贷新规出台之前就停掉了高增长的消费贷等业务。如今看来,此举颇有先见之明。

小贷放款13亿,部分产品已停用

银联商务是中国银联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今年9月,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10月,银联商务已下架或暂停联合贷及自营消费贷产品。

这一业务调整是否是为上市铺路?《华夏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银联商务,对方表示,公司目前处在辅导期,不方便接受采访,相关内容请关注后续公开信息。

2017年9月,银联商务成立全资控股公司——重庆中金同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作为银联商务个人消费金融产品的运营主体。2018年4月,银联商务注册微信公众号“全民花GO”作为其消金产品的主要承载平台,该账号主体为中金同盛小贷。全民花GO提供第三方导流服务和自营消费信贷产品。

近年来,银联商务贷款业务增长较快。上海清算所公布的银联商务财报显示,2019年,银联商务发放贷款和垫款从年初的4.36亿元大幅增长至年末的14.29亿元,增长两倍多。

1.png

但2020年一季度,应收小贷业务放款又有所下降,从2019年末的14.29亿元已下降至13.45亿元。

2.png

可见,银联商务的贷款业务体量较大,主动停掉其中部分产品需要魄力。现在,登陆全民花GO微信公众号,点击未申请新用户时显示“推广方不存在!”。

3.png

而在公众号内全民购-人气贷款一项下暂无产品,而此前以联合贷款模式合作的中邮消金邮你贷不见踪影。

4.png

贷款推荐中尚有兴业家庭消费贷/新网银行-好人贷、中金同盛全民购,马上借款-全民购Pro.

5.png

对于银联商务部分贷款产品的停用,某证券公司高管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鉴于近期一些列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强监管明显已成大势,银联商务主动停掉部分贷款产品,可见在合规性方面还是较为谨慎,对政策风向也十分敏感,与蚂蚁等纯互联网背景公司相比,业务风格与发展路数明显不同。”

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这样分析道:“银商对政策出台预判是一部分,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这部分业务可能还不是很成熟,没有达到上市的监管标准。”

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则认为,银联商务作为综合支付与信息服务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专注于支付渠道与支付科技,剥离消费金融业务也属于正常举措。

银联商务小贷是否符合新规?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而重庆中金同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有7亿元,显然不符合新规。

小贷新规还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根据借款人收入水平、总体负债、资产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使借款人每期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方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而中金同盛公司官网上显示,商e融这款针对银联商务收单商户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其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

6.png

可见,新政之下,银联商务还需要进一步合规。

未来以何种身份上市也是关键,金融科技属性公司和金融业务机构将被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估值标准。蚂蚁上市暂缓之后,对业内对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的科技含量也有重估,这一类公司是否适合在科创板上市也存在一定争议。

王蓬博认为,银联商务还是一家收单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是金融科技公司我觉得需要看其是否是真正以科技支持业务,并且有了成体量的盈利能力,以这种标准来看我觉得蚂蚁算,但银联商务和京东数科我觉得暂时都不能算到里面。蚂蚁暂缓上市会让一大批打算以金融科技名义上市的机构产生观望心理,也要判断自己的业务在金融端是否能够符合监管规定。”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银联商务的上市之路表示看好,董峥指出,在2002年初期,国内没有统一的、大规模的支付机构从事商户收单工作,这对银行卡产业发展产生极大限制。而银联商务成立以来,在支付市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2019年度全球收单机构排名表》中,银联商务收单交易笔数位居亚太地区第一,全球第7位。银联商务分拆上市早在2016年就有传闻,随着相关支付领域企业已经登陆资本市场,银联商务作为支付领域龙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只是迟早的事。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