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企业公益根植于产业链健康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园内将出现一批由再生纸生产的环保长椅,而这些长椅的材料正是这些由上海居民收集而来的废弃牛奶饮料纸包装。按照计算,每856个废弃的250毫升容量牛奶饮料纸包装就可以生产出一条长1.2米、宽0.4米的环保长椅。经过半年的“绿色世博·‘椅’我为荣”环保公益活动所收集的废弃牛奶饮料纸包装,除了将制成千个环保座椅,在世博园区迎接中外宾客之外,剩余的回收包装也将用于支援绿色世博,如制作成垃圾桶、环保纸张、环保建材,甚至是环保小方凳。
事实上,早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有全长超过100米的环保长椅出现在了奥林匹克公园内。而这些长椅就是用12万多个废弃的牛奶饮料包装盒再生制成的。
利乐中国副总裁杨斌认为:“就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而言,最理想的目标是从资源回到资源。例如用于包装牛奶和饮料的复合纸包装,最好能让纸板回到纸浆,铝回到铝,塑料回到塑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物尽其用和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同时推动复合纸包装回收与再生利用的产业链高效运转起来。从资源回到资源,是利乐一条很重要的环保理念,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绿色实践。”
为了推动国内在纸质包装材料上的再回收,从1998年开始,利乐中国就有了专门的环保团队负责利乐包装的循环再利用研发和推广工作。“利乐本身并不会参与这些回收项目,但是,利乐公司会通过技术扶持的方式,帮助整个回收产业链条的建设。”利乐公司负责环保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这个项目组的推动下,利乐中国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东、内蒙古、山东、黑龙江、福建等地帮助建立了十多家复合纸包装再生利用工厂。通过产业的带动,2009年回收量达到42000吨,相当于大约42亿个250ml标准的利乐包装得到了循环再利用。
一个生产纸质包装的企业,为什么不惜成本地花费精力在废弃纸包装的回收上?对于这个疑问,杨斌认为:“有效回收是整个纸包装产业链当中的一个环节,利乐始终会把自己的发展放在整个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当中,只有整个产业链条和谐发展,各个环节才能共赢互利。”
也正是着眼于将企业自身融入到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才让一个以纸质包装为主业的利乐公司,在上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在生产环节推进生产100%采用绿色电力,直至下游的通过技术支持扶持废弃纸包装的回收再利用。
对于这种可持续的理念,利乐公司在业务上将其概括为:可再生(Renewing)、减量化(Reducing)、可循环(Recycling)和负责任(Responsibly)的4R原则,以此来指导业务运营。也就是说,利乐公司通过积极寻求采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并促进消费后包装的再生利用,帮助自身以及客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公众负责,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