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产业链上的公益价值
邢云飞
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首先,必须在经济规律上是可行的,在所有的环节都要提供合理的利润,同时必须是长期可持续性的。
在中国,雀巢的这种“让各方受益”的经营模式中,似乎已经不能用“公益、慈善“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这更多地成为了一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经营模式。
1990年,雀巢在双城建立了进入中国以来的第一个牛奶加工基地,而事实上,在此之前,雀巢在双城已经进行了3年的奶区基础建设,雀巢带来了资金和国际技术团队,与本地政府和农户进行合作。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雀巢在中国发展的普遍模式。
雀巢每天给大约3.1万名奶户支付474万元人民币鲜奶款,2008年本地化鲜奶收购和加工67.8万吨。奶农不仅在其中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得到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雀巢在中国已经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用于向农民提供技术援助。
从1992年开始,雀巢在云南开始了小粒种的咖啡种植。选择符合当地土壤和条件的咖啡树苗提供给农民,并为其提供贷款开垦土地和采购肥料,还在云南景洪建立了实验示范农场,为农民提供顾问服务,以便改善质量和产量。雀巢至今已为云南种植咖啡豆投入5000万元的资金及大量技术。
正因如此,云南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和出口创汇基地,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均占全国总量的98%。
“雀巢将公益意识贯穿到了整个业务运作的过程中,将‘使受益人受益’的理念扩展到与之业务相关联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促进了供应商、消费者、政府以及雀巢公司等多方的繁荣。”雀巢集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及市场推广业务单元总监刘金辉如是阐述了雀巢的公益理念。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