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质押率高达98%急需“输血” 科恒股份11亿再购两公司能否自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7-05 14:24: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柳 陈锋 上海报道
昔日锂电池概念“妖股”科恒股份(300340.SZ)不久前发布公告称,拟以16.03元/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誉辰自动化100%股权以及诚捷智能100%股权,誉辰自动化、诚捷智能的交易价格分别为4.5亿元、6.5亿元。
这是自2016年收购浩能科技100%股权之后,科恒股份再次实施资产收购,或许是为了挽救不断下滑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科恒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万国江及其妻子唐芬合计持有公司4993.69万股,占总股本的23.54%,已经有23.18%股权被质押,质押率高达98.48%。这些股权质押时的价格,最高在60元左右,如今已经腰斩。
截至7月4日收盘,科恒股份报16.09元/股。
业绩滑坡大股东质押
科恒股份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专注于稀土发光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新材料领域知名企业,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锂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节能灯用稀土发光材料、新兴领域用稀土发光材料和锂电产品,锂电产品主要是锂电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和三元材料,钴酸锂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锂电池。
2011年,也就是科恒股份上市前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较上年猛增7.26亿元,增幅为200.55%。对应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加1.52亿元,增幅为429.16%,增速堪称惊人。
2012年,得益于前夕的增速,科恒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顺利完成上市。
不幸的是,自上市以来,科恒股份业绩便迅速变脸。上市首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5.27亿元、4260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1.56%、77.30%;2013年,科恒股份营业收入为3.80亿元、净利润345万元,净利润再次大降91.90%。2014年、2015年又出现连续两年亏损。
直到2018年,科恒股份实现营收22.02亿元,同比增长6.88%,扣非净利0.50亿元,较2017年1.05亿元同比下降51.93%。
“经营业绩不断滑坡之下,科恒股份的大股东股权质押率极高。也就是说,一旦股价大幅调整,将面临平仓甚至是公司易主风险,这对股民非常不利。”有投资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科恒股份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问题表示担忧。
据公告显示,截至目前,科恒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万国江及其妻子唐芬合计持有公司4993.69万股,占总股本的23.54%,其中有23.18%股权被质押,质押率高达98.48%。
此前,公司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董事长股票质押率虽然较高,但经过前期还款、补仓等措施,目前安全边际较高,并没有平仓风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科恒股份还曾出现过其他股东在高位精准减持。根据招股书披露,科恒股份的高管有8个在十大股东之列,如今只剩下万国江一人。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从股价来看,在2015年、2016年都有一波行情,伴随着股价的上涨,科恒股份减持的行为几乎与股价同步。其中一位高管在2015年3月11日到5月29日这段时间内,共减持116.34万股,累计套现3346.24万元。
此外,在负债方面,截至2019年一季度,科恒股份存在负债22.14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便有19.29亿元。从与此对应的负债情况来看,上市当年资产负债率13.98%到2019年一季度60.15%,偿债压力很大。
接二连三收购保命
自上市以来,科恒股份只有2016年、2017年两年业绩比较舒心,这要全部归功于2016年收购而来的浩能科技表现出色。
由于上市后经营业绩实难支撑,2016年,科恒股份实施救命措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作价5亿元收购了浩能科技100%股权,溢价率接近36倍。借助此次收购,科恒股份向锂电领域转型。
收购初期,对方承诺,浩能科技2016年至2018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4500万元、5500万元。实际上,2016-2018年,浩能科技完成扣非净利润4650.73万元、8150.23万元、5635.09万元,三年间浩能科技均顺利实现了业绩承诺,精准达标。
因此,借助浩能科技贡献的业绩,2016年、2017年,科恒股份的净利润为3358.59万元、1.22亿元,同比增幅为145.20%、264.44%。
然而,到了2018年,浩能科技承诺期满,科恒股份的业绩增长再次走到了关键时刻。2019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与净利润再次双降,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下降37.21%,净利润2228.04万元,同比下降21.48%。
或许也是这一降,让曾经因为收购尝过甜头的科恒股份再次想要利用收购来“续命”。
6月21日晚,科恒股份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11亿元收购深圳誉辰、诚捷智能两家公司全部股权,同时计划配套募资6.5亿元。根据公告,科恒股份拟作价4.5亿元收购深圳誉辰100%股权、作价6.5亿元收购诚捷智能100%股权,收购二者的交易方式均为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相结合。
根据科恒股份披露的最新交易预案,此次交易存在高溢价行为。截至去年10月31日,深圳誉辰账面净资产为3097.79万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值为4.50亿元,增值4.19亿元,增值率高达1353.29%;诚捷智能净资产为1.75亿元,评估值为6.50亿元,评估增值4.75亿元,增值率271.26%。
高溢价交易下,交易对方承诺,2018年至2020年,深圳誉辰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诚捷智能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元、6500万元、7500万元。合计来看,这两家公司未来净利润承诺累计将不低于2.95亿元,这个承诺数字也是超科恒股份上市以来净利润之和。
高端制造行业分析师张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够在未来几年完成承诺,那么无疑对于这家上市企业业绩大有好处,但是同时形成的商誉风险也非常大,如果没有完成业绩承诺,计提商誉减值会进一步拖累上市公司业绩。
数据显示,如果此次收购完成,科恒股份将新增商誉8.94亿元,加上目前公司3.89亿元商誉,合计达12.83亿元,约占交易后资产总额53.05亿元的24.18%。
此外,在现金流方面,深圳誉辰、诚捷智能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都表现不佳,去年前10个月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1716万元、-3188万元。而负债端,深圳誉辰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
“事实上,即使科恒股份此次重组顺利实施,其潜存的风险也不小。公司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存货将大幅上升,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即便标的在业绩承诺期内实现了业绩承诺,也属于业绩虚胖,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此外,如果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回收不力,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张雨认为。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