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保定大谋略:打造京津冀区域中心

作者:闫立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7 22:16: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北京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是为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增长极。

保定大谋略:打造京津冀区域中心

■闫立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北京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压力,另一方面是为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增长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认为必须依托打造京津冀核心城市群来着手。这其中,将保定建设为区域中心城市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应打造京津冀核心城市群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建设将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从全球范围看,城市群聚集发展的地区都是经济最发达地区,比如,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从国内情况看,得到大家公认的城市群有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及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相比较而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显然更加成熟,聚集了更多的人、财、物向其流动。
    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同属国际大都市,城市越大,中心地位越突出,越需要广大的腹地来支撑。比如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其周边都有规模不等的城市群作为其发展的支撑。而北京、天津周边的廊坊、保定、张家口、唐山等城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同等规模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无论是经济开放度和商贸服务聚集度,还是区域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都不足以支撑北京、天津的城市发展。相关理论认为,国际性城市的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时,在200公里范围内如果没有二级区域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作为支撑,城市就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病,尤其是环境和交通问题。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115万人,中心城区人口1270万;随着城市的发展,由于缺乏二级区域中心城市支撑,中心城区集聚了大量公共服务和商业物流,郊区外围集中了大量低端制造业,地下水严重超采,城市发展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打造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说是一项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一可缓解北京城市发展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二可培育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示范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助力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总之,打造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将助力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保定可做区域中心城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保定的京津冀三角核心区地位日益显现。我们明显感到,保定作为京津冀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应该科学定位城市角色,尽快融入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发展的整体布局。为此,保定按照国家顶层设计,树立了这样的战略目标:以服从服务于北京、为首都保驾护航为立足点,充分发挥保定在区位、交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开放、高端、创新、统筹、效率为统领,全力打造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成为京津冀核心区的重要支点。
    具体讲,保定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具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保定作为北京的南大门,历来就是重要的枢纽城市。同时,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与北京接壤线长达182公里,距京、津、石三地均在130公里左右。所以,保定具备建立区域二级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二是具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优势。保定市位于京津冀三地核心区,具备与京津构成“半小时同城交通圈”条件。京港澳、京昆、大广等全国性高速公路均经过保定,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0公里,居全省首位。京广高铁、保津城际铁路通达使保定到京、津两地仅需半小时。三是具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保定是新中国第一批老工业基地、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经多年打造,培育形成了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新型建材、文化旅游、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拥有长城、英利、奥润顺达、巨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四是具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承载能力。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69处,同时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和大家,宋太祖赵匡胤、北魏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历史名人都诞生于保定。保定又是红色革命老区,是21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拥有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等诸多抗战遗址;孕育了《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青春之歌》、《红旗谱》等许多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保定也因此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五是具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教育科技软实力。保定是教育大市,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代有莲池书院,是全国仅次于贡院的亚文化中心。保定还有大学城,高校众多,现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等院校,114所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全市有各类科研院所140多所,建有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家“院士工作站”,科研技术人员22万人,科技创新实力位居河北省前列。六是具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城市框架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远景目标的实现。2000年,广州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大大加快了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步伐;2001年,杭州市区划调整后,一跃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大都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青岛等地也都通过区划调整,加快了发展进程。目前,根据国务院批复,保定对市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市辖区由3个变为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7倍多;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保定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
可见,保定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借用习总书记的话说,保定与京津“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保定的新动作
我们正着手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保定成为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一是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我们确定了以“一核三群”为区域主体的空间城市群形态,着力打造一个核心城市群和3个规模城市群。“一核”即城市核心区,努力打造成特大城市,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试点示范区。3个规模城市群包括:第一个是北部环京津城市群,利用地缘、人缘、业缘优势,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构建京津重要的功能配套和产业协作区。第二个是东南特色产业城市群,围绕传统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与产城互动,努力打造京津产业溢出和对接的主要承载区。第三个是西部生态人文城市群,主要围绕人文历史文化,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绿色产业发展区。通过“一核三群”整体布局,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支持各城市之间实现组团式发展,通过梯次城市群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逐步与京津形成反磁力作用。
二是推进白洋淀科技城建设。白洋淀科技城是河北省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创业为引领,以高端人才聚集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白洋淀湿地生态为特色,全力打造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战略高地,是省部共建承载首都功能疏解和重大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以及河北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新引擎。我们借助这一平台主要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总部向保定转移或建立分支机构,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重大突破,全力打造京津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产业平台和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典范。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们把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先行领域,加快区域内公路、铁路等交通路网建设,着力构建京津保一小时交通圈。完善市域内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大城市路网格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健全户籍、医疗、保险、就业、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也就是发挥好保定对京津地区的生态涵养和气候调节作用,加强与京津在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协调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覆盖全域、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构筑以太行山生态绿化为主体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保定还会加强与京津的技术合作,深入分析大气污染成因,提高科学防治水平。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几点建议
一是保定现有19个县,其中有9个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整体经济实力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发展带动性不强。建议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将保定纳入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直接给予保定政策倾斜,落实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政策。二是保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建或扩建,但政府融资比较困难,而民间资本又难以进入。建议给予保定特色的融资政策,如发行政府债券、PPP融资模式等等。三是目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保定已经做好了承接京津功能转移和产业外溢的各项准备。建议京津地区也能够主动融合,上下对接,使京津冀协同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为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