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让笔墨与时代碰撞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31 00:00:00

摘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绘画作品都要能够反映人文情怀和时代精神,所表达和传递的思想和内涵,是绘画艺术的主要目的。”
    瘦削的脸颊,温和的目光,头发自然披散,画家古风跟自己笔下的归隐高士十分相似,生活方式崇尚自然与简朴,绘画同样也追求笔墨精简,舍去一切冗余,看上去画面东西少了,但画外之韵却是无尽。
    取是一种领悟,舍更是一种智慧,在生活与心灵、时代与笔墨的碰撞之中,跟随内心真正的情感流露,这不仅是古风的艺术理念,也是他的生活哲学。
    小人书的启发
    古风生长在东北长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家里兄弟很多,他自然而然地帮助父母承担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那个年代,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到每个孩子,更不要说培养兴趣爱好了。
    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是他童年时最喜欢的游戏,有一次古风的哥哥从同学那借了一本小人书,古风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但是又得按时还给人家,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整本小人书全部临摹下来。
    几天后,古风就有了一本自己画的小人书,让哥哥惊讶不已。从此,他就一发不可收拾,看到一本小人书就画一本。刚开始画得很费力,一本小人书要画上好几天,后来就画得又快又好了。
    上小学后,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绘画潜能,总是表扬他画的好,古风成了同学中小有名气的“人物”,以至于一些同学的父母、邻居都好奇地问他的父亲,是谁教的古风画画?实际上,他的“启蒙老师”就是小人书,画画全靠他的兴趣和自学。
    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父亲很支持他继续求学书画。古风顺利地考入艺术院校,学习油画专业,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又让他的艺术道路出现转折。
    1986年,当时还在吉林艺术学院上学的古风来到了北京,恰逢中国美术馆举办范曾的画展,古风被范曾的画作深深吸引,范曾提倡的“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也让古风很有感触。
    回到长春后,范曾的画仍然不断在他脑中浮现,古风意识到自己必须要作抉择了,“小时候对中国画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刻,感觉西画色彩艳丽而有视觉冲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有了更多的感悟,觉得中国画才是自己艺术道路的追求。”他最终决定放弃油画专业转向中国画。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代大画家石涛主张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创作理念为后人尊崇。“绘画艺术想要达到一个高的境界,不是单纯的笔墨就可以解决,功夫在画外,只是对绘画技巧的简单模仿是不能够让自己有所提高的。”大学毕业后,古风就开始了十年云游生活。
    西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它独有的魅力激发了人们想要去探寻的欲望。古风选择去西藏还有一个小的渊源,在上世纪80年代,他看到了陈丹青关于西藏的一组创作,被画面中的西藏深深震撼了,就想一定要去西藏,真正地感受一下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古风对高原的天气和缺氧都没有准备,为了省钱也没带当地向导,凭着对西藏的向往和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他只身进藏,一路上自然吃了不少苦头,还曾遭遇过暴风雪的生死考验。当时,他正在兴高采烈地欣赏景色,突然天气大变,一场暴风雪骤然而至,古风只能拼命地跑,好在他幸运地找到了一户藏民人家才得以脱险。
    即便如此,为了感受西藏春夏秋冬的轮转,古风特意在不同季节四入藏区。藏区高原缺氧让他很不适应,经常在写生时感觉胸闷难受,不得不侧卧着画,很多当地乡亲刚开始都不是很明白,觉得他是故意摆个姿势。所以每到一处,经常有很多人围着看,那种平时在大都市里体会不到的乡间淳朴,让他感觉很自然、很舒服。
    “湛蓝的天、白皑皑的雪、碧绿的草原,那里是一块能够洗洁人心灵的净土,西藏的美,触手可及,却又永远保持的着那份神秘的魅力。”古风觉得西藏经历是对他灵魂的一次完整洗礼。
    同样在他创作的西藏《守望》系列中,雪地中执杖凝望的僧人,白发苍苍的祈福老妇人和眼神清澈得令人震撼的小孩,他们在古风笔下涌动得虔诚和真挚令人感动,而其中油画技巧和透视阴影的运用,又让作品具有了画家的个性化语言。
    笔墨当随时代
    “对人物的内心刻画是人物绘画艺术的精髓,也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通过手中的笔来刻画人物的心灵,表达人物的情感,对于我来说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精通书法和绘画的古风最喜欢画的是人物。
    古风很敬仰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他擅画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和画境。
    近现代画家里古风很推崇蒋兆和,他是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范曾自然是对古风影响最深的当代画家。“吸收传统不是在风格和笔法上的生搬硬套,为的是能走出来、站得住、行得远,最终是要形成自身的风格特点。”古风喜欢用笔墨趣味和弹性墨线作为作品的整体支撑,让作品具备中国画气韵,又不乏现代绘画艺术气息。
    中国绘画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表达,尤其是文人画,比如画一幅高古人物,不是简单的点线,是在用墨笔来表达先哲的思想。但这不意味着盲目“崇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马蒂斯也曾说:“各种艺术有一个不仅从个人出发,也从一代代的意志出发的演进,个人是继承前代的……这时代和我们之间究竟有一项联结,没有人能逃脱它。”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绘画作品都要能够反映人文情怀和时代精神,所表达和传递的思想和内涵,是绘画艺术的主要目的。”在古风看来,笔墨随时代,永远都有时代的印记,画的虽然是古人主题,但借古开今,现代人同样追求田园和崇尚自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