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的心灵成熟史

作者:张骥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4-26 22:53:00

摘要:这本书是一部励志作品,但我更愿意称它为励心作品。因为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奋斗成功者的心路历程。
    友人和我谈起了盲人写书这件事,他对此显得不屑一顾:“你看看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的书多了去了,还用得着你们熬灯守夜地写吗?有那点时间还不好好歇会儿,费那个劲图啥呀!现在图书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盲人的书有竞争力吗?”我这样回答他的质疑:“如今市场上的书确实是太多了,多得令人目不暇接。但有一点也许您忽视了,有盲人所写或者写关于盲人的书吗?”
    中国的盲人共有1700万之多,但无论是盲人所写或者是写盲人的书都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为什么?因为以健全人为主体的社会不了解他们。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盲人与其坐等社会来了解他们,不如主动与社会融合,现今社会不是提倡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参与社会生活,让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吗?
    最近我读了求真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第一位留美博士李雁雁口述、由李爽记录整理的自传体作品《逆境》,感到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本书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比如残疾人写作的动机问题,残疾人与社会彼此认识理解、相互交流沟通、融合的问题。一本书能引起我们这么多有关社会问题的思考,说明作者没有局限在残疾人群体的范围,而是站在社会问题的高度上,回答了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李雁雁是一个全盲的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想得远,因此他“看”得远。
    李雁雁先后只身去了日本、美国,作为一个一点光感都没有的人,敢于走出这样至关重要的两步,说明他具备一个相当健全的心智。他没有让自己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敢于闯入社会的激流,勇于接受社会、残疾的双重挑战,我认为这正应了《曹刿论战》中那句可以成为名言的话:“夫哉,勇气也。”
    这种特殊的经历构成了他创作的源泉和根基。近年来,残疾人的主体意识在觉醒,写作成了他们铸造自己情感世界、与社会沟通、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和手段之一。残疾人过去和社会交流少、沟通少,情感也难以表达。并且即使表达的欲望和愿望再强烈,也很少有人愿意听。如今的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残疾人事业也在向纵深发展,时代变革与社会进步为残疾人提供了沟通与对话的机会。近几年来,残疾人文学爱好者纷纷拿起笔来,用写作这种形式铸造自己的情感世界,与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进行初步的对话。
    李雁雁独特的人生经历,使这本书有独特的写作套路。这本书摆脱了不少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写作的惯用套路,即先开一个“痛苦博览会”,让人免费参观;再讲自己受到了一些先进人物事迹的感动;然后是通过个人奋斗;最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样的写作模式,完全可以套用一个公式,即“痛苦 受到教育 奋斗=成功”。用这样一个模子炮制出来的作品,任何一家出版社和出版商都是不愿意接受的,只能自费出版了。
    而李雁雁的作品恰恰摆脱了这个套路,他作为一个盲人,又走了一条艰难、坎坷、曲折的奋斗之路,他却没有在作品中把自己的痛苦无限度放大,让这种痛苦造成污染。他也没有讲述自己受教育、受鼓舞的经历,因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生活中的万能钥匙并不鲜见。作者把笔墨集中于奋斗史,告诉你怎么奋斗,奋斗的过程是什么。省略了痛苦和受教育两个环节,确实是作者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由于是真人真事的缘故,这个过程显得异常精彩,异常感人,读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制约残疾人写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残疾人写作者在思想、意识上的局限性。他们的视野往往过于狭窄,总在写自己身边的那些事,而没有跳出圈内。而李雁雁作为一个视障人士,没有将自己的思路和笔锋局限在视障群体的小圈子里,而是紧贴自己的奋斗实践和独特的人生经历,通过描述自己在美国、日本的生活,凸显了一个奋斗者自强不息的心路历程,及其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李雁雁写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给一个盲人内心的阵痛,写了自己和异邦老师同学的交往,写了他怎样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也写了在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前,一个盲人内心的困惑、苦闷、挣扎与奋斗。作者讲述的是国内残疾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内容,让我们大开眼界,有所感悟。
    这本书是一部励志作品,但我更愿意称它为励心作品。因为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奋斗成功者的心路历程。我认为李雁雁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他健全的心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本书的话,我会说这是一部奋斗成功者的心灵成熟史。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