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官员复出的国际样本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26 00:09:00

摘要:从古滕贝格到彼得雷乌斯,都是很优秀的政治人物,在政治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最后却因为一些失误而提前结束了政治生涯。
    近年来,官员被高调问责、似乎黯然下台,但不久之后又在不经意间被发现已经低调复出,这几乎成了屡见不鲜的现象。无论是宜黄事件还是三鹿奶粉事件,无论当初引发他们去职的事件有多轰动、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似乎都影响不到涉事官员的政治生涯和级别待遇。风声一过,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换个岗位做官,差不多是必然的。 
    对这种严重冲击公众心理底线的现象,舆论尽管一片质疑之声,但仍有很多人以情有可原、官员培养不易等理由为之开脱,貌似也是一家之言。但把这些似是而非的借口放到我们一直试图与之接轨的国际舞台,却发现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在国外,只有影视明星复出,却几乎没有听说过有犯错的官员复出。官员一旦引咎辞职或因犯错被免职,轻则退出政坛,另谋职业;重则深陷囹圄,身败名裂。而导致他们当初被迫下台的原因,放在国内的语境下,很多时候看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就在1月21日,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欧洲议会前副议长科赫·梅林正式宣布退出政坛。这位41岁的美女曾是德国政坛的明日之星,却在2012年被人在互联网上揭发其2000年提交的博士论文有抄袭行为。梅林的母校海德堡大学在调查证实后,随后取消了她的博士学位。梅林最终不但丟了官,不光彩地告别了政坛,更差点因为侵犯版权的行为而被起诉,只是因为已经过了6年的追溯时效,检察机关才作罢。
    而就在梅林退出政坛一天之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在22日宣布,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审查,该校初步认定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安妮特·沙范1980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一定程度的蓄意隐瞒引文出处及剽窃事实,并决定展开进一步调查。舆论普遍认为,沙范大概也很难逃脱辞职的命运。
    而更大的丑闻发生在2年前,39岁的德国政坛金童、时任国防部长的古滕贝格同样因为被网民揭发博士论文抄袭而下台。古滕贝格的身世比梅林还要显赫,他是纯蓝血的巴伐利亚贵族,家族历史能追溯到12世纪。在德国纳粹时代,他的祖父和伯曾祖父都曾参与刺杀希特勒,最终因失败而被处决。古滕贝格的妻子则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直系后裔。古滕贝格以长相英俊、风趣幽默、果断敢言而著称,被称为“德国的奥巴马”,其人气超过了总理默克尔,被广泛认为是总理的热门人选。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人,却被一篇论文绊倒,尽管他一再认错、道歉并放弃了博士学位,人们还是不放过他,最后不得不辞职。事情还没完,据悉,古滕贝格最近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演讲时,还遭到学生联名抗议而被迫取消原定演讲,可谓衰到了极点。 
    另一种经常导致官员下台的原因是性丑闻。近年来最臭名昭著的事件发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的身上。2011年5月,卡恩因为在纽约索菲特酒店2806房间与女服务员纳菲莎杜·迪亚洛的6分钟“性接触”,失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职务,也错过了成为下任法国总统的最佳时机。后来,因为女服务员的证词有漏洞,围绕着此事的司法程序最后达成和解,但卡恩的政治前途也已到此为止。
    2012年11月,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则因为婚外情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在从政之前,彼得雷乌斯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统管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因为扭转了战场的局势而广为人知,被认为是当代最出色的战场指挥官。如果一切顺利,他本来极有可能像艾森豪威尔一样,从军人而成为总统。事实上,彼得雷乌斯的婚外情没有违反任何中情局规章,也不存在性贿赂和威胁国家安全的可能,只是违反了美国人对政治人物操守的高标准。和欧洲对政客婚外情的宽容态度相比,美国人认为政治人物的行为操守是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能自律的人,在履行公务时就很难令人放心。 
    和彼得雷乌斯有类似遭遇的美国政客还不少。事实上,2006年,佛罗里达州众议员马克·福利因向16岁的男性实习生发送淫秽邮件而下台,2008年前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因招妓丑闻被迫辞职。事后,他们都通过上电视主持节目的方式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但政坛的波谲云诡,已和他们永远无缘。
    显然,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丑闻都是政治的伴生物。而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竞争的需要,官员丑闻的曝光程度和速度都达到惊人的地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只是在一些地方,丑闻事件是工具,是有高度选择性的,让官员辞职很多时候更多是一种保护而不是惩罚;而在另一地方,官员会因为一着不慎而满盘皆输,永远毁掉前程。
    从古滕贝格到彼得雷乌斯,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政治人物,在政治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最后却因为一些失误而提前结束了政治生涯。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水平更高,而是因为政治竞争的存在。前述众议员福利下台后,民主党又指责来自共和党的议长包庇福利,在接下来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失去了国会多数党地位,来自民主党的南希·佩洛西坐上了众议院议长之位;古滕贝格下台后,反对党同样指责默克尔包庇他,险些又酿成新的丑闻。在这样的政治氛围里,当政者必须也只能选择那些无明显瑕疵的人。重新起用一个政治上有前科的人,不仅可能在任命的环节就通不过,更可能一个老鼠屎害一锅汤,危及自身和整个党派的利益。而如果没有政治竞争,丑闻也只会是丑闻而已,开始时声势浩大,最终却总是大事化小甚至不了了之。而公众的疑惑和愤怒还没有消除,那些涉事的官员,却早已和没事人一样。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