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预期的“云复工”:它挽救了疫情期间一落千丈的营业额
在线下渠道按下“暂停键”时,“云导购”、“云看房”、“云家装”、“云采摘”等“云复工”方式,让一些实体行业抓住了一线生机。

中央决定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 体外诊断及第三方医检站上巨量市场风口
从此前的“一盒难求”,到如今的“愿检尽检”,是检测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同阶段的防控要求。核酸检测逐渐从疑似病例覆盖到流动人员、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等高风险暴露、接触人员广的群体。而背后的体外诊断行业、第三方医检机构将在短期内迎来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3万归国旅客近9成落地即异地隔离 回家路“最后一公里”如何走?
29999名入境旅客中的近九成,都在异地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如今,这些归国旅客已经陆陆续续结束隔离,他们拿到核酸检验阴性报告单与《解除医学观察证明》后,需要自行购买机票、预定车辆,从第一入境点返回北京。

疫情刺激维生素类保健品需求上升 供不应求下这个千亿产业迎提速窗口期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保健食品行业研报指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民众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增大。疫情之后,将是健康产业加速发展的窗口时期。

仙乐健康上市“首秀”大“变脸”:毛利率不及汤臣倍健一半,在代工路上渐行渐远
仙乐健康过于依赖为国际大品牌代工,致使其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不及拥有自有品牌厂商汤臣倍健的一半,加之品牌客户拓展乏力,仙乐健康的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即便国内大健康产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浪潮,但这家“代工厂”却面临增长天花板。

暴走的维生素D3:厂商一天一价 寡头格局下新一轮景气周期开启
全球疫情背景下,维生素行业有望迎来一轮较长时间的景气周期。同时,维生素D3产业链下游饲料和保健食品、生物医药产品行业长期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将直接推动维生素D3行业乃至其上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一位三甲民营医院院长的担忧:疫情后公立医院再现“扩张热”,社会办医成长机会恐被挤占
“社会力量办医是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给社会力量办医的一个最新的定位。而我们在基层卫生建设的过程当中,却忽略了社会力量办医的重要性。所以我想今后在基层卫生建设的时候,也需要让更多优秀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到基层卫生的建设中来。”管伟立说。

贝瑞基因营收16亿元完成业绩“对赌” 肿瘤早筛业务有望年底落地临床
贝瑞基因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1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91亿元,同比增长45.70%,连续3年实现25%以上的增长,顺利完成三年业绩承诺。

一位医疗器械公司创始人的自救:业务量跌九成,加紧开发远程医疗软硬件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大量的飞沫、气溶胶,交叉感染的风险极大,因此口腔科在疫情中成为高危科室,几乎遭遇全面停诊。这让像田烨一样的医疗器械供应商遭受重创。田烨表示,今年1-2月,牙典医疗的业务呈现“断崖式下跌”,九成以上业务受到影响。

康恩贝“易主”国资背后:实控人胡季强曾言“2019年是一个艰难的低谷”
而医药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受疫情、集采等影响,国资注入民营上市药企将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对于医药行业产生的影响,在史立臣看来有两种可能,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盘子越来越大,但竞争力却在下降;另一方面,有些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活力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