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启制裁勒紧“绞索”,伊朗是否真有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特朗普政府的决心已定,伊朗破解困局的能力实在有限,如果3个月后美国彻底关闭缓冲期大门,美伊关系将进入更加危险的新阶段。
“巴铁”换帅:伊姆兰﹒汗“新人”掌辕旧马车
领导一个两亿人口且政治图谱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安全环境糟糕和外交关系微妙的国家,堪称“新人”的伊姆兰﹒汗犹如黑马掌辕旧马车绝非易事。

朝鲜半岛山重水复风云际会,东北亚安全格局半年实现大转圜
半岛无核化进程依然充满不测与风险,也自然容易波及东北亚关系与力量格局的变化。人们在抱着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必须做好事态倒退甚至完全逆转的心理准备,这是半岛战后几十年风风雨雨留下的深刻教训。
定位“犹太国家”:以色列民主与共和的历史倒退
德鲁兹人强烈反对《犹太民族国家法》表明,以色列长期引以为豪且被外界称道的“中东唯一民主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族平等理念出现历史倒退,这不仅严重伤害以色列的国际形象,还将撕裂原本十分复杂的以色列社会,并为和平解决中东争端制造新的障碍。
美俄峰会:无关紧要的一场逆水行舟姿态秀
由于美俄关系陷入结构性新冷战,这次峰会既不会扭转美欧与俄罗斯关系的总体状态,也不会改变大三角关系的基本格局,一场热闹之后,一切回归先前轨道。
特朗普访欧:一只闯进花园酒会的“美国臭鼬”?
与特朗普结下死结的美国广播电视网CNN 9日在其网站发表署名文章,毫不客气地称“特朗普是北约花园酒会的那只臭鼬”。其实,特朗普何止被北约伙伴嫌弃,整个欧洲似乎都对他反感至极。
埃尔多安:“吉利斯马”型领袖的逆势回归
较好的制度保障能形成有效的纠偏纠错机制,使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领导交替产生,比如,美国总统最多连任一届,但这不妨碍美国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
朝美峰会:开创和解历史不易,构建和平机制更难
从朝美公布的实际成果看,也只能说双方就关键问题达成原则性、方向性和基础性条款,要最终实现各自目标和东北亚利益攸关方的多赢,构建和确立永久和平机制,依然前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