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创建普惠苏州银行

作者:王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17 14:36:55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苏州银行始终秉持“以小为美,以民唯美”,持续探索特色化经营道路,努力创建普惠银行。

王强/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苏州银行始终秉持“以小为美,以民唯美”,持续探索特色化经营道路,努力创建普惠银行。

一、实现普惠金融任重道远,剖析全局时态创造优势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普惠金融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普惠金融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主要面临三大难点。一是如何能够持续做好“真普惠”。延伸金融的服务功能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为此需要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通过金融服务,使受益群体提高其参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发展可持续普惠金融,将“输血式服务”转变为“造血式服务”。二是如何把好普惠金融的“风控阀”。小微、民营企业等服务对象的信息收集难度大、调查成本高,常伴随着诸多机制性难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风控体系防止风险积聚。三是如何持续完善普惠金融监管工具箱。要强化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加强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建设,强化消保工作,加大监管统筹协调力度。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在普惠金融服务中也具有一定优势。中小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性本土银行优势,将现代科技力量融入本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政务服务,以及市民百姓衣食住行、游教娱乐等民生场景,执金融科技之笔,绘普惠金融画卷。

二、探索特色经营模式理念,实现普惠金融科学发展

苏州银行作为苏州本土的法人城商行,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创建普惠银行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普惠金融科学发展。

(一)坚持信贷资源倾斜。单列专项信贷计划,加大对小微、民营、制造业等实体企业贷款资源倾斜,优先保证实体企业贷款专项贷款额度。

(二)创新平台服务模式。近四年持续打造优化全国领先的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入苏州企业征信体系,通过“一网”覆盖小微融资服务、“一站”查询企业征信信息、“一键”实现融资供需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专业度。

(三)丰富融资担保方式。加大与省、市、县(区)主要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合作,共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对中小科创企业,扩大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股权等抵质押物范围。

(四)完善政府风险补偿类业务。目前苏州银行已合作的具有风险补偿性质的银政合作类产品24项,未来将充分考量风险成本、政府合作贡献等因素,大力加强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类贷款的投放,进一步促进科创型、轻资产企业的融资发展。

三、科技赋能抢占战略高地,数字转型搭建智慧平台

苏州银行高度重视科技赋能,将前沿科技运用于产品创新、客户营销、业务运营和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实践中。

(一)“智慧农贸”加码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2018年,苏州银行与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跨界合作,首创运用区块链可信、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性,在解决食药监针对农产品在农贸市场的多级分销监管和销售溯源电子化问题的同时,实现监管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实时存证,建立农产品追根溯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二)“智慧医疗”精准切入民生金融。2017年,苏州银行与市卫计委合作推出了“健康苏州掌上行”医疗服务平台,帮助市民实现“线上就医”。 苏州银行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推出“健康园区”医疗服务云平台,为园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苏州银行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化风控转型,搭建多维度数据治理体系,自上而下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仓库。未来苏州银行将继续抓牢智能风控之要,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智能风控体系。

四、抗击新冠疫情奋勇争先,普惠小微金融持续发展

疫情以来,苏州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支持疫情防控、提供金融服务保障,为企业复工复产 “输血供氧”,支持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资金不断、项目不减、信息不失,疏通城市金融血脉,助力化解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抢“先”迎困,彰显抗疫苏州速度。疫情发生后,苏州银行第一时间捐赠500万元款项和价值约200万元的医用设备。在苏州金融同业中首家提出备战企业复工,发布苏行“惠企12条”,安排20亿元贴息贷款专项用于防疫抗疫,助力企业复工和民生保障。在本次疫情中,苏州银行前后实现了多个 “首批”、“首创”、“首推”,充分彰显了抗击疫情的苏州速度。

(二)以“新”应急,凝聚科技创新力量。苏州银行配合苏州市卫健委,仅用3天时间,在智慧医疗平台和苏州银行APP紧急上线“口罩购买预约登记”功能,全市累计近70万名市民预约登记。配合苏州工业园区紧急上线SIP线上金融服务集市,为7000多家企业提供线上金融服务。上线供应链产品“医采通”,推出医护人员消费贷产品 “天使贷”,开发政策性贷款产品“战疫贷”,以产品创新确保金融抗疫不断档。

(三)以“专”解需,为复工复产输血供养。扎实推进“百行千人进万企”,线上、线下并举,分级对接存量小微企业客户2.1万多户,及时支持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1800多户,涉及企业员工5.2万多人。主动为149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本1.98亿元,为34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息902万元,对应本金7.32亿元;投资防控疫情相关债权2.2亿元,帮助共度难关。为响应苏州市政府“保就业”专项支持方案,快速推出苏州银行“薪金云贷”产品,调拨15亿元专项信贷规模,预计惠及3500户企业、超过10万名员工,稳定员工就业,加快复工复产。

编辑: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