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之惑:卷入内幕交易涉案人浮亏超5千万,主业发展停滞,并购商誉大幅减值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09 16:48:4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王瑜 北京报道
近日,冠昊生物(SZ:300238)卷入一场内幕交易案中。
7月1日,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发布的三份涉及内幕交易的处罚决定,涉及4位当事方:深圳前海黑天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黑天鹅)、时任黑天鹅董事长兼投资总监谌立峰、时任广东西域总经理、技术总监万根平、以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贺耘。而内部交易的标的公司,就是冠昊生物。
不过与多数靠内幕交易非法获利的事件不同,上述几位涉案当事方并未占到半点便宜,有涉案人浮亏超过5000万。
湖南国纬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怀宇律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涉及内幕交易,对上市公司负面影响很大,尽管并未直接处罚冠昊生物,但是也反应出公司内部治理混乱等问题,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在行政处罚发布的两天后,冠昊生物释放一项利好预期。7月3日冠昊生物发布半年报预告,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500万元-27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上涨190%-210%。而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和管理费用下降。
相比于2019年净利润亏损4.65亿元、同比下降1117.19%的业绩,冠昊生物的这份喜报或许可扭转其股价颓势。但公司主业发展停滞,并购企业商誉减值等问题仍然存在。
弄巧成拙的内幕交易
冠昊生物此次涉及的内幕交易,缘起于一份筹备中的并购计划。
2016年1月,冠昊生物联合时任大股东广东知光等,计划收购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迪森)100%股权,并于2017年拟定了一揽子计划,包括惠迪森重启A股并购或者赴香港IPO。这份一揽子计划,属于2005年《证券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第八项规定的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17年10月9日至2018年2月2日。
而正是在这段敏感期内,几位涉案人开始了各自的布局。2017年10月底,冠昊生物时任总经理将上述一揽子计划告知黑天鹅公司的谌立峰,委托其推介惠迪森并购项目并寻找拆除结构化股东所需外部资金。受到冠昊生物委托的谌立峰,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通过“弘瑞29号”账户买入冠昊生物股票约2亿元。
时任广东西域总经理、技术总监万根平,参加了对惠迪森的尽调和结构化股东拆除,也在2017年11月通过本人账户买入冠昊生物约22万元。
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贺耘,通过与其好友,即冠昊生物子公司北京文丰的第三大股东陈某辉的交流中,也获知了相关信息。并于2017年12月通过其岳母账户买入“冠昊生物”股票约290万元。
但2018年初A股开启一轮跌势,冠昊生物股价连续两日跌停,公司大股东所质押股票面临爆仓风险。冠昊生物宣布2018年2月2日起连续停牌,后于2月23日公告上述一揽子计划并继续停牌。市场的波动和停牌锁仓让几位涉案人纷纷亏损。
根据处罚决定书显示:在此次内幕交易中,黑天鹅公司及谌立峰购入冠昊生物股票约2亿元,截至调查日账面亏损5300万元;以其岳母账户买入股票约290万元的贺耘,截至调查日亏损约90万元;损失最小的当属在买入股票后当月即卖出的万根平,其购买股票约22万元,全部卖出后亏损3500元。
除了面对股票账户的损失,几位涉案人还要面临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决定,深圳前海黑天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被没收违法所得93万元,处以罚款280万元;对谌立峰处以罚款10万元;对贺耘处以罚款30万元;对万根平处以罚款3万元。
主业停滞,商誉大幅减值
作为此次内幕交易对象的冠昊生物,近年来也因为主营业务发展放缓、多笔收购造成商誉减值而备受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冠昊生物是一家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医疗器械,其中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是最大的营收来源。
业绩方面,2019年整体营收4.38亿元,同比减少4.49%;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下降1117.19%;其中医疗器械领域营收4.00亿元,同比减少9.21%。
开发新品方面,冠昊生物也颇为不顺。“骨诱导型可降解吸收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产品研究”项目收到CFDA不予注册批件,前期累计开发支出2,448.47万元全额结转当期损益;“生物型人工角膜”项目临床试验暂停,前期累计开发支出739.94万元全额结转当期损益。
为应对主营业务发展乏力的局面,冠昊生物选择通过收购的方式增加产品竞争力。但多笔收购都出现大幅商誉减值现象。
2019年报显示,冠昊生物对子公司珠海祥乐、武汉北度、杭州明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5亿元,引发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冠昊生物就商誉减值的关键指标、原因等进行说明。
对此,冠昊生物解释为,珠海祥乐受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影响,采取降价保量措施,加之进口人工晶体关税成本上涨,导致成本大幅大涨;该年度珠海祥乐发生管理层人员变更,综合影响下,2019 年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
2019 年,湖北省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医疗机构脐带血干细胞采集和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文件规定,严禁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省内开展脐带血干细胞采集、处理、保存、宣传等业务。受此影响,武汉北度短期内难以恢复业务,所以冠昊生物全额计提减值准备2,885.33 万元。
另一家并购公司杭州明兴,其核心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于2019年全部离职。受此影响,该公司前期进行的医疗合作项目业已终止,其经营实质上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1,474.03 万元。
冠昊生物投资的广州优得清也在持续亏损且出现减值迹象,2019年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506.48万元。优得清是一家专业从事眼科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是眼角膜和润目镜。
除此之外,冠昊生物的投资收购还延伸至海外,但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帮助还是未知数。2019年,冠昊生物对外投资美国ZY Therapeutics Inc.公司,成为ZY公司第一大股东。据年报披露,ZY是一家在美国成立的生物医药技术公司,主营业务是开发并市场化创新的纳米靶向药物传送平台、创新型紫杉醇多糖载体肿瘤新药、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改良针剂。
2月3日晚间,冠昊生物发布公告称,拟联合ZY公司开展新型肺炎冠状病毒mRNA疫苗(Z-VacciRNA)的研究和临床项目,这也迎来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6月底,有投资者在冠昊生物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询问“国内第一个mRNA新冠疫苗于6月19日获得临床批件,作为第一家公告开发mRNA新冠疫苗的上市公司,研发时间已超过4个半月,请问目前距离申请临床试验还剩哪些工作?”董秘答复:“公司参股ZY公司仍在做相关研究工作”。
记者就此问题联系冠昊生物董秘办公室,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见习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