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50万亿新基建潮来袭 科技独角兽“分羹”金融新基建国产化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6-17 10:09:10

摘要:在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以科技加持金融业助力我国金融新基建国产化已经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分羹金融新基建的巨大蛋糕。

50万亿新基建潮来袭 科技独角兽“分羹”金融新基建国产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就此“新基建”成为火热至今的名词。而对于“新基建”的概念,国家发改委在今年5月明确提出“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

6月15日,《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份,除了天津、新疆、青海、内蒙古、海南、辽宁尚未公布完整的投资计划外,其他省份均推出了超过49.55万亿的投资蓝图,由此一个超过50万亿的“新基建”浪潮已然来袭。

“在‘新基建’浪潮下,金融新基建也是其有机组成的部分,金融新基建涵盖四个方面,即所谓的A+B+C+D,A是指人工智能,B是指区块链技术,C是指云计算,D是指大数据,金融业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着这四大方面展开。金融壹账通通过多年的积累已经积极融入到金融新基建浪潮中。”对此,已在纽交所上市的国内金融科技“独角兽”金融壹账通联席总经理邱寒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以科技加持金融业助力我国金融新基建国产化已经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分羹金融新基建的巨大蛋糕。

金融新基建正当时

自2019年10月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区块链作为一项"去中心化"的新兴技术一直备受关注。进入2020年,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区块链的各类政策明显提速,区块链被列入多地重点建设项目。区块链作为新技术代表被正式列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

“疫情期间,零接触金融让我国经济民生保持了有序运行,没有缺‘血’,也凸显了我国数字化金融的先发优势。但是,距离实现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国家和监管部门站在战略高度,鼓励、倡导金融科技的长期投入、长期建设。因此,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先技术加快金融新基建,打造政府、监管、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协同发展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新生态,将有助于破解中小微融资难,推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今年5月22日,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曾对外表示。

而邱寒则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所谓金融新基建,其实主要是指金融业务和系统两方面,在金融业务端,以银行保险业为例,比如原先很多由手工操作的业务,未来都要实现线上化;在系统端,则要进行更新迭代,比如建立全新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原来后端的集约式机房未来可能又要上云端。而且金融机构一般都不太会用公有云,会自建私有云。还有一个就是金融也的科研投入也算是金融新基建的范畴。

记者也了解到,金融壹账通早已经参与到金融新基建浪潮中,并且形成了体系化“打法”,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为依托,以强大的产品研发和落地能力为支撑,链接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资源,推出了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等一系列帮扶中小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就在疫情期间,金融壹账通上线了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整合政府数据+金融科技,为上千万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的融资产品,极大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负担。目前,该平台已接入来自30多个政府部门的200多项数据,全面采集广东省1100多万家企业信息,形成企业画像并进行风险评级,通过供应链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通过贸易融资支持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金融机构接入数量超过300家,上线融资产品突破800个,累计申请贷款突破145亿元。

此前,由金融壹账通提供技术支持的香港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已经上线运行,粤港澳三地的贸易融资系统都将采用类似技术,为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通关效率、吸引境外低成本资金提供了良机。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在为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市场,乃至在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外贸领域,金融壹账通也在积极参与,为行业提供新的业务经验。早在2019年4月17日,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上线试运行,作为国家部委参与的重点区块链项目,金融壹账通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已经赋能了多个业务平台,天津区块链跨境贸易网络平台按照海关监管端、企业端和金融端三个维度打造平台功能,首次完整使用了3D零知识证明和定向授权加解密技术,在多数据源、多主体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平台运行一年来,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智能化水平,促进通关便利化程度的提升。

加速国产化

事实上,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血液和命脉,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难以逆转和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快放的大战略之下,国家提出的包含金融业在内的规模高达50万亿新基建浪潮,可谓恰逢其时。

据邱寒介绍,从整体实力而言,中国的金融科技在全球领先。尤其是5G领域,中国更是大幅超过欧美,导致这些国家对我国的5G技术相当忌惮。相对比较,美国在AI技术更加现实,但是应用前景美国不如中国广阔,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三大领域,中国的起步并不比美国晚。其实现在正是第二次科技浪潮,中国在这场竞赛中暂时处于领先,但还需要高度警惕不能落后。

在邱寒看来,在2000年左右的第一次互联网科技浪潮,美国是独占鳌头,乃至到现在全球的金融市场所用的系统都绕不开摩根大通、IBM等美国巨头的控制,摩根大通拥有全球金融体系运转的大数据,而IBM则掌控也涨了全球的ROE系统,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彻底摆脱对第一代的金融操作系统的依赖。

“目前国内的金融机构在系统应用方面基本达到80%的国产化率,尤其是像操作系统很少依赖IBM的老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新操作系统。另外加速我国金融新基建进程,也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跨境交易不受外界反制。”邱寒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以金融壹账通为例,其在金融新基建过程中已经提前“发力”,根据记者统计,无论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方面,金融壹账通作为中国平安旗下的金融科技“支柱”,已经在国内交通、海关、外贸、政务、银行保险等多个领域落地,并且在不断的扩大场景应用。在海外市场,同样拓展了东南亚、中东以及欧美等市场,并建立实验室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