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国家信息安全 檀结庆建议扩大国产数据库在核心领域试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5-27 17:28:5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两会报道
拥有工业全产业链、农业能养活14亿人的中国,却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域落后一步。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发现,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说,数据库比芯片更为重要,因为芯片仅能停止后续销售,无法收回已经卖出的存货,但是数据库可以停止服务,会直接导致需要24小时运作的金融、运营商、政务等核心系统面临瘫痪。
然而,全球数据库市场中,前五大供应商甲骨文(Oracle)、IBM、微软等国际厂商占据了87.7%的总体市场,整个行业基本被美国所垄断。
即便是在国内市场,国产数据库也只占据不到7%的国内市场份额,尤其在数据库最核心的交易业务中,鲜有能跟甲骨文同台竞争并实现替换的产品。例如,中国2000多家银行,核心交易系统无一例外均采用Oracle或IBM的数据库,我国金融行业的核心数据命脉均掌握在跨国巨头手中。
尽管国内也诞生了部分优秀公司,但这些公司仍然无法进入核心交易领域,比如银行、军事、能源、电信、社保、税务等等。
不过,这一“魔咒”已经正式被打破。
2019年,全球最早推出的下一代融合型分布式国产数据库的技术公司——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易鲸捷)承担了贵阳银行与贵阳农商银行核心交易系统数据库国产化试点任务。这是国产数据库在银行核心交易领域应用的首例试点项目。
仍存痛点
檀结庆发现,长期以来,国产数据库公司只能在7%的国内市场份额中厮杀。
尽管国产数据库的先驱们经过多年的探索,有的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由于缺乏核心研发人才,一直追随Oracle大而全的定位与架构,缺乏上下游IT生态体系配合以及应用场景等,开发的数据库并未在市场上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且由于稳定性与性能都无法让市场信服,导致始终无法在重要的系统中真正得到应用。
这也导致优秀的公司丧失了大量机会。
另一方面,传统银行、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交易系统由于长期使用国外数据库,国外数据库已经成为业界默认的解决方案,围绕其建立了一整套的生态链与应用体系,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相关利益团体。
囿于局部利益,企业没有明确的商业动力来推动国产化替代,尤其是花费自身的资源来为全国的信息安全买单。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使用国外数据库,尤其是美国企业的数据库,无疑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推动相关行业变革。
2015年,国家在贵州设立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探索中国大数据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中国大数据安全问题以及中国大数据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
2019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
2019年9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做好分布式数据库金融应用的长期规划,妥善解决分布式数据库在数据一致性,实际场景验证、迁移保障规范、新型运维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国产数据库的贵州样本
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贵州再次走到了前列。
从2019年起,贵州大力推动的易鲸捷融合型分布式国产数据库在贵阳银行、贵阳农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试点应用。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再勇表示,试点成功将帮助国家解决数十年来无法在银行核心交易领域完成安全可靠建设的问题,为中国金融信息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今年4月1日,贵阳银行核心交易系统率先成功上线,易鲸捷数据库表现优异,部分性能甚至超过已有的甲骨文,交易成功率达到99.9999%。易鲸捷数据库的成功上线是,国产数据库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打破国际数据库巨头的垄断地位,加速国产数据库在金融核心交易领域实现全面国产化商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据了解,易鲸捷的核心产品EsgynDB是全球最早推出的下一代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在技术上具备与传统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上竞争的实力,所有知识产权自主可控,产品的实时分析特性与分布式架构更适合5G时代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普惠金融、区块链等创新应用。
在银行核心交易领域,易鲸捷首创双库并行技术,支撑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从Oracle数据库一键秒级切换至易鲸捷数据库及切回的过程,消除传统银行对于分布式数据库运行稳定性的顾虑。
贵阳银行核心交易系统数据库国产化试点项目的成功,是我国国产数据库在银行核心系统应用的首次技术突破和创新,验证了国产数据库在核心系统应用的技术可行性,为国家多年来无法在银行核心交易系统中实现安全可靠的底层数据库技术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的成功也打破了以甲骨文(Oracle)为代表的美国数据库公司对中国金融领域的信息技术垄断,彻底解决了我国在金融信息技术领域长期以来被“卡脖子”的问题。易鲸捷国产数据库的试点应用为金融领域全面国产化建立了标杆示范,对我国金融信息安全具有重大里程碑式意义,也为我国金融全面国产化、打造数据库领域的中国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易鲸捷数据库已应用于中国FAST、美国最大金融财团的风控和合规系统、中国联通的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中国移动大数据系统等,在数据库领域数据量最大、业务类型最复杂、稳定性要求最高的场景中证明了国产数据库的技术实力。
建议给与更多发展空间
檀结庆建议,扩大国产数据库金融领域试点,央行、工信部、银保监会等有关部门为国产数据库提供试错机会,打破银行等不敢用不愿用不想用国产数据库的局面,从国家层面推动示范项目的全国快速推广。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中涌现的尖端技术,并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一则可以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二则可以落实“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
设立数据库产业引导基金。檀结庆建议,国家发改委在数据库等核心技术领域设立类似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大数据产业引导基金,或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范围扩大到数据库等基础软件领域,通过投资加快数据库核心技术研发。这契合了国家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的战略要求,对抢占万亿级的金融领域国产化市场,努力打造金融IT国产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搭建前沿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尽快搭建一个大数据产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将全国各地大数据产业中的领先技术及时分享并通报到各地,以避免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出现一哄而上、画地为牢、恶性竞争、人为制造信息孤岛的局面。
见习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