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海航系”险企渤海人寿去年亏近14亿 预付3.07亿拟控股渤海信托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5-12 21:25:01

摘要:近日,渤海人寿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继2018年亏损约7.68亿元之后,去年再度亏损约13.95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扩大55%。

“海航系”险企渤海人寿去年亏近14亿 预付3.07亿拟控股渤海信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近日,渤海人寿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继2018年亏损约7.68亿元之后,去年再度亏损约13.95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扩大55%。

“综合来看,2019年受投资业务影响,导致报表亏损严重。”针对去年出现大额亏损的原因,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记者说道。

其进一步解释称:“得益于我司130亿元雄厚的资本金实力及持续深化转型的成果,风险项目减值准备的计提并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实质影响。”

作为“海航系”旗下险企,渤海人寿近日还被报道欲从海航资本手中接过渤海信托的控股权,虽然该交易尚未完成,但渤海人寿已经预付股权转让款3.07亿元。

去年亏近14亿 现金净流出近8亿

公开资料显示,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寿险公司。该公司成立的前三年均实现了盈利,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盈利8094万、6835.8万、2.21亿,但近两年却出现较大亏损,2018年亏损7.68亿,2019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3.95亿元。

对此,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投资业务配置的部分产品,偿债主体涉及的部分民营企业曾采取激进扩张战略,叠加金融去杠杆等外部因素影响,出现较为严峻的流动性风险,涉及项目发生集中逾期违约,造成投资项目亏损。2019年,公司对部分违约逾期项目进行了计提减值准备,形成报表亏损约13.11亿元。”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去年渤海人寿赔付支出达到6.97亿元,同比增加了6.1倍。对此,渤海人寿在年报中表示:“由于公司运营时间较短,赔付数据不够充分,经验不够稳定、赔付率具有一定波动性,医疗产品赔付率假设的偏差率稍高。公司未来将持续关注,若实际赔付率确实远高于当前假设且经验数据稳定,将对假设进行合理调整。”

另一方面,该公司去年保单红利支出为4921万元,同比增加了139倍。“经营支出方面,保障型产品的增长带来了首期投入的提高。”上述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说道。

的确,2019年渤海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61.25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市场增速15个百分点;原保费收入占比达到99%,也高于市场77%的平均水平;新单原保费收入55.55亿元,其中期交占比较2018年同期大幅提升。同时,保障型业务增长较快,健康险保费收入较2018年同期增长113.53%。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保险业务仍处亏损状态,但整体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的增速大大高于成本增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公司增收节支的成效。”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保险姓保,回归保障”的总体行业导向下,渤海人寿近两年一直在推进战略转型,按照该公司此前向本报记者介绍的转型举措来看,是在稳定业务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期交业务。

从转型成效来看,2018年、2019年,渤海人寿的原保费占比分别为97.7%和99%。而在2015年和2016年,该公司原保费占比还仅为36.4%、49.9%。

同时,该公司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原保费收入47.25亿元,同比增长近117%。为何在整个保险业受新冠疫情冲击普遍保费收入下滑的情况下,渤海人寿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本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底、2019年初,该公司石家庄、北京朝阳分支相继成立,并于今年进入产出期,渤海人寿也以此解释为今年一季度保费高增的原因。

另外,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也十分可观,盈利达1.43亿元,而这或许与其投资收益有关,本报记者注意到,一季度,渤海人寿投资收益达3.82亿元,渤海人寿在年报中称:“投资方面,立足中长期稳健配置思路,较好地控制了组合回撤幅度、抓住市场波段机会实现了良好的投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从偿付能力方面来看,渤海人寿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最新一期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1.4%,且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现金流净流出7.96亿。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偿付能力充足率呈逐季下降趋势,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公司按照业务规划,为完成保费目标,消耗一定量资本金,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逐季下降;二是公司2019年整体亏损,导致实际资本有所下降;三是公司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导致实际资本降低、投资资产提取的最低资本增加。

“一季度现金流为净流出主要是由于投资现金流出导致,公司一季度保费流入较多,加上去年年底流动性也较为充裕,因此一季度公司增持了二级债基、保险资管产品和二级权益资产等投资资产,导致公司整体一季度为现金净流出。”上述负责人说道。

对于接下来的战略规划,其表示,“公司将更加注重降本节支,开源节流。”在生产运营成本、管理类费用等方面科学审慎把控,集中资源向具有保障型、可持续性以及高内涵价值的关键项目倾斜,2020年将继续采用多种方式对成本费用进行精细化管理,厉行节约,严控销售成本。

渤海人寿方面还阐述了下一步的投资思路,一方面将持续加强投资业务的风险管控工作。“对已经暴露风险的投资项目,将持续加大处置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将着力提高2020年投资收益。“一是适度增加二级权益的投资规模,精选优质品种;二是加大优秀二级债基的配置力度,增厚固收组合收益;三是加大不动产投资力度,通过地产基金布局一线城市优质办公物业,择机配置物流和长租物业;四是关注优质二手PE份额项目,适度增配头部管理人PE基金。”

近八成股份遭质押 拟控股渤海信托

渤海人寿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目前股东有17家,其中,13家股东所持渤海人寿86%股份被质押,质押股份占渤海人寿总股本的79%。仅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莱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迎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佰龙置业有限公司四家股东所持渤海人寿14.1%股份的持股状态为正常。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股权价值稳定,相关股权质押情况并未影响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未产生不良影响。

但著名经济学家、九江学院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道:“股权质押短期虽然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实质影响,但长期来看,它犹如达摩克里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若后期质押的股权无法赎回,公司的控制权将落到其他机构手中,进而导致保险公司易主,新的控股方会重新派出高管进入董事会,如此一来,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等将产生重大影响。”

本报记者注意到,渤海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是持股20%的渤海租赁,而渤海租赁的大股东是海航系旗下公司海航资本。作为海航系旗下保险版图中最重要的落子,渤海人寿一直被视为海航系“亲儿子”,其130亿元的注册资本也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2017年6月,随着监管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对海航集团等多家企业的授信情况,海航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股权遭遇被冻结,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在相关监管部门的介入之下,海航集团也走上了资产处置,回笼资金的道路。

2018年海航集团出售了在海外的多笔物业,且相继出售了境内房产,资产出售金额高达1225亿元。遗憾的是,变卖资产也对海航盈利能力的改善微乎其微,2018年营业收入只是出现小幅增长,净利润仍急转直下。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又进一步加剧了海航集团的流动性压力。对此,海南省政府也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推进海航集团的风险处置工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海航资本拟将其持有的渤海信托股权转让给渤海人寿。目前这笔交易尚未完成,但渤海人寿已经预付股权转让款3.07亿元。

目前,海航资本持有渤海信托51.23%股权,是其核心资产。而筹划渤海信托控股权变更也被业内解读为海航系资产重组、奋力自救的一个动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控股信托公司,将对其投资业务很有助益,核心就是让保险公司有了类似于资管公司的布局。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渤海人寿第一大股东渤海租赁就曾试图收购渤海信托。

2018年初,上市公司渤海金控(渤海租赁曾用名)启动收购渤海信托事项,拟向海航资本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有的渤海信托33.45%股权,并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进一步向渤海信托增资,最终持有渤海信托51.00%的股权。因海航资本为渤海金控控股股东,故上述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然而,在上述重组推进期间,监管机构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严控金控平台的发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最终,渤海金控在2018年10月底公告称,终止收购渤海信托。“公司拟将发展战略调整为聚焦租赁主业、特别是航空租赁主业的发展,不再拓展多元金融业务并逐步剥离与租赁主业关联度低的金融或类金融投资,切实降低整体资产负债率,提高租赁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随后,渤海金控也改名为渤海租赁。

如今,已经预付3.07亿元股权转让款的渤海人寿,能否顺利获得渤海信托控股权,备受业界关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