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油价无视减产创新低!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打压需求 全球原油库容达到峰值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4-15 18:54:16

摘要:970万桶/日的减产量只能部分缓解市场的供应过剩,难以支撑油价显著上升。

油价无视减产创新低!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打压需求 全球原油库容达到峰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惊心动魄的原油价格战打了近一个月后,终于在4月13日凌晨结束。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其他主要产油国组成的OPEC+宣布达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协议,但减产行动宣布至今仅数日,国际原油价格再次回跌至关键水准附近。

截至4月15日16:45分,国际油价持续扩大跌幅,美油最大跌幅超过4%,刷新2002年2月以来新低至19.2美元/桶。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炼油厂降低运行率以节约成本也降低了原油需求,总体而言油价走势偏下行。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打压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由于疫情导致经济活动停摆,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0%,这将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滑坡。IMF在2020年展望中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将部分反弹,全球经济将以5.8%的速度增长,但称其预测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最终结果可能要差得多,具体取决于疫情发展情况。

此外,4月15日,国际能源署(IEA)周三预估,4月石油需求将减少2900万桶/日,至25年内未见水平,并警告称,产油国减产无法完全抵消近期市场面临的下跌。IEA预估2020年石油需求减少930万桶/日。

总部位于巴黎的IEA在月度报告中称,降低供应过剩的峰值,拉平库存增加的曲线,有助于消化此次危机的最坏影响。目前还没有可行的协议能够削减足够多的供应,以抵消短期需求的损失。不过,上周达成的协议是一个坚实的开端。

除了沙特阿拉伯削减供应以外,OPEC额外的成员国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将减产,一些国家预期将提高购买量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IEA称,其仍在等待减产计划和使用战略储备的提议的更多细节,并指出美国、印度、中国和韩国已提出或者正在考虑采购。IEA称,若在未来三个月左右转移至战略储备,则可能最多达到2亿桶,这将代表市场上每日减少大约200万桶供应。

不过,据记者了解,虽然原油主产国达成了减产协议,但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员普遍持怀疑态度。市场交易员魏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减产幅度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创纪录协议,但供需关系仍旧坚定地有利于空头。在全球需求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达成削减全球供应约10%的协议几乎意味着短期和中期肯定会有大量原油和石油产品进入库存。

高盛称,不认为购买战略石油储备可以改变石油供需平衡。自愿减产的数量,以及政府购买石油的量,对于平衡市场而言幅度都太小而且来得太迟。高盛预计内陆原油价格将进一步下行,如5月到期的WTI原油期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供需失衡主要是因为疫情导致的需求大幅下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FGE)等机构预测,4月全球石油需求将继续下降15万-35万桶/日。瑞银等多家机构预计,今年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将同比减少2000万桶/日。因此,油价能否回升根本上取决于全球疫情何时得到控制以及各国生产生活的恢复情况,本轮减产协议只能从供给端部分缓解过剩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失衡现象。

独立研究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师阿姆里塔·森表示,OPEC+此次减产的幅度远远不够,整个4月份全球能源需求可能比去年同期下滑2500万桶/日。阿姆里塔·森还表示,考虑到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原油需求的复苏将是非常渐进的,因此这些减产充其量只是为油价提供短期的支撑,但不会使油价上行。

全球原油库容达到峰值 中国油气进口量放缓

4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办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其中,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同比增加5%和1.8%。相较于2019年第一季度油气进口量8.2%和17.8%的增长,增速明显放缓。

2020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1.3亿吨,进口金额589.81亿美元;进口天然气2465.6万吨,进口金额96.39亿美元。

市场人士表示,受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中国经济活动骤然降温,服务业、消费、工业投资等经济活动都受到较大影响,一季度进口天然气增速总体呈放缓趋势。一季度,我国居民家庭炊事、采暖等生活用气量大幅增加,商业、公共服务和交通用气显著下降,城市燃气用气整体下降;工业用气大幅下降,发电用气较快增长,化工用气同比快速增加。

此外,全球原油市场也受新冠疫情影响,原油需求受到抑制,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全球油价持续下行,产油国发生减产争端。目前,根据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显示,3月30日-4月5日,中国液化天然气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2610元/吨,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14.319元/桶,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2703元/吨,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2611元/吨。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同时是更大的消费国,其与日本和韩国均表示,将会购买石油来补充储备。美国能源部周二表示,正在与九家能源公司谈判,在战略石油储备中收储大约2300万桶国内石油。然而,这一采购量似乎远远达不到一些产油国所希望的水平。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在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国中,印度和澳大利亚正计划提高他们的战略储备,而日本和韩国则几乎没有额外的储油空间。印度表示,将在5月第三周前填满其战略石油储备,将移入大约1900万桶。上周末澳大利亚能源部表示,正致力于达成协议购买石油并存放在美国的SPR中。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官员称,日本已经持有相当于90天消费量的石油储备,并且已经没有空间来容纳更多储备,同时民间部门亦持有额外的石油储备。上周,韩国曾表示计划将今年的战略石油储备采购提高近一倍,至64万桶。

瑞典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表示,美国的SPR当前还剩下7850万桶的备用容量。韩国剩下约3500万桶,日本剩下约5000万桶,不过这其中包括商业存储。因此,2亿桶的采购数量是可行的,但这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把油罐加满。

尽管如此,瑞银商品分析师称,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动机来囤积超出长期商定水平的储备,其指出,在存在大规模经济问题之时,协同石油储备采购将需要额外的资金。其怀疑发达国家是否会决定增加这些(紧急石油)储备,除非从财务角度看这是合理的。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对记者表示,价格战导致油价暴跌以来,各国都加大石油采购。目前主要石油消费国家的石油储备已经接近饱和,消耗石油供给能力有限。普氏能源资讯指出,如果每天原油产量减少1500万-2000万桶,全球存储也将在5月充满。

随着全球各地的储油设施被填满,海上储油量也在大幅增加。摩根士丹利指出海上储罐也将在60天内存满,美国二叠纪盆地已经开始使用管道储存,全球剩余库容已接近极限。因此970万桶/日的减产量只能部分缓解市场的供应过剩,难以支撑油价显著上升。


责任编辑:吕方锐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