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吉利德取舍瑞德西韦“孤儿药”资格,三期临床试验4月揭盲,中国委托生产还是授权专利?

作者:孙源 于玉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3-27 13:34:49

摘要:“孤儿药”标签贴上了又撕掉,明星药瑞德西韦(remdesivir)近日又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吉利德取舍瑞德西韦“孤儿药”资格,三期临床试验4月揭盲,中国委托生产还是授权专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源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孤儿药”标签贴上了又撕掉,明星药瑞德西韦(remdesivir)近日又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3月26日中午,吉利德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发出“关于申请取消瑞德西韦孤儿药资格的声明”:“吉利德已经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申请,要求取消其授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孤儿药资格,同时放弃与该资格认定相关的所有权益……”

就在3月24日,瑞德西韦被传出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吉利德方面当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疾病影响的患者人数在美国少于20万时,FDA会授予孤儿药资格。在我们提出孤儿药资格申请时,在美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的人数还很少。”

3月25日,又有媒体报道称,吉利德未来可能不会授权瑞德西韦专利给中国大陆地区同行。短短两天时间发生了什么?关于瑞德西韦,吉利德下一步将如何行动?

大流行病中的孤儿药

从3月初向FDA申请瑞德西韦孤儿药的资格,到吉利德今天主动放弃,经过了哪些考量?

“孤儿药”,即“罕见病药”,由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适用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进行研发生产,于是开始有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刺激药厂研发罕见病药物。1983年,美国颁布《孤儿药法案》, FDA在药物上市后7年内拒绝再批准该药的仿制药用于同一适应症的批准,并给予税收抵免、快速审批和自由定价权等。

获批孤儿药资格后,吉利德很快遭到了质疑甚至批评,美国当地的质疑声最为强烈,据外媒报道,吉利德此举引起了美国非营利消费者倡导组织Public Citizen、佛蒙特州参议员Bernie Sanders和其他数十名公共利益倡导者的愤怒。Bernie Sanders称此举“实在离谱”,他指出,吉利德从联邦政府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研发该药物。

不得不说,舆论压力或是吉利德主动放弃孤儿药资格的最大原因。Public Citizen及其他健康组织在周三致信吉利德的首席执行官Daniel O’Day,要求他改变立场。“这是一项不合理的程序滥用,原本孤儿药法案是旨在激励研究和开发治疗罕见疾病的。”信中称,“把Covid-19称为罕见病,是对人们经受痛苦的嘲笑,这是利用法律的漏洞从致命的大流行病中牟利。 ”

这里提到的“法律漏洞”,涉及孤儿药法案被滥用的争议,该资格可以被企业用来在垄断的市场内进行抬高药价等行为进行利益极大化,目前,不在少数的孤儿药其实在后来拥有庞大的适应症病患族群,例如拥有孤儿药资格的“药王”修美乐,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但按照该法案,是否被认定为孤儿药只凭认证申请时的对应病症在美国的患病率不足20万人来判定,即使未来疾病的流行超过20万人,也不会撤销其指定。

“在我们提出孤儿药资格申请时,在美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的人数还很少。”吉利德回应给《华夏时报》记者的这句话意在解释为何在新冠肺炎加速蔓延的当下,瑞德西韦被认定为罕见病治疗用药。

据官方统计,截止3月26日22:54,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486000人,美国超80000例。

吉利德在主动撤销孤儿药资格的声明中提到:“与孤儿药认定相关的权益中,这一资格的获得可以免除在提交新药申请之前提供儿科研究计划的要求——该过程的审评时间可能长达210天。”除了加快审批速度的权益外,吉利德未提及其它潜在的经济优惠。

不过,这一长达7个月审评时间的减免因涉及儿童研究也遭到质疑,Public Citizen组织倡导药品可及的项目主任Peter Maybarduk要求该公司完成儿科研究计划,称“我们必须知道一种药物是否会对儿童的影响与成人不同,”他表示,吉利德本不应希望跳过这一步。

从吉利德近日的官方声明能够看出其“心路历程”:原本看重该资格对研发审批进程的助推作用,而今在思考能否向公众解释瑞德西韦匹配“孤儿药”的资格,以及试图摆脱自己急功近利钻政策漏洞的嫌疑。

从申请孤儿药标签到今天撕下标签,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美国政府对于瑞德西韦的支持力度、疫情的蔓延程度、以及舆论压力等都在快速变化,这些综合影响着吉利德的考量。

有目共睹的是,当前的政策支持已经可以为瑞德西韦的研发工作带来足够的关照,审批提速也不是问题,如果说吉利德仅仅看重孤儿药权益中的FDA审批绿色通道,难以令人信服。要想撇清“蹭”优惠政策发国难财的质疑,只有主动放弃资格。

“吉利德有信心,在没有孤儿药资格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对瑞德西韦监管审评的快速推进。公司与监管机构最近的沟通互动表明,与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材料提交和审评正在加速。”吉利德在发送给《华夏时报》记者的中文版声明中称。

所以,可以但没必要,似乎是现在其对待孤儿药一系列权益的态度。况且在舆论压力下,即使有心靠垄断特权牟利,也不好实现。而在研发资金方面,吉利德没有孤儿药资格照样可以获得支持,要知道,瑞德西韦是在美国政府至少7900万美元的资助下开发的。同时,拥有核心专利同样可以在专利期内带来市场独占的“安全感”。

或不会向中国企业授权专利?

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即使瑞德西韦被认定为孤儿药,和认定之前相比,对中国药企的影响没有太大变化,顶多是中国的仿制药卖不到美国去,毕竟FDA对孤儿药独占期的保护也只是在美国市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旦瑞德西韦获批上市,国内企业能够以怎样的形式参与到瑞德西韦的供应之中,吉利德会选择哪些中国合作伙伴、是否会给予专利授权?国家药监局2月初已经批准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预计试验于4月27日之前结束。

3月25日,有国内媒体报道称,若三期临床试验的揭盲结果显示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安全有效,吉利德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采用“委托生产”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授权专利给国内同行的方式,目前双方已达成合作意愿。《华夏时报》记者向吉利德方面询问该消息是否属实,以及合作对象涉及企业,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委托生产的方式,即提供原料药及生产工艺给合作伙伴,由其合作伙伴在境内加工生产。在吉利德代工合作伙伴的猜测名单中,少不了近期和瑞德西韦的关系“密切”的博腾股份(300363.SZ),其在2月4日公告,公司于2015年开始为吉利德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提供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并于2016年多次交付临床需求的高级中间体。同时称已收到吉利德科学关于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的正式业务询盘。

博瑞医药(688166.SH)、海南海药(000566.SZ)、物产中大(600704.SH)等多家国内药厂均进行了瑞德西韦的仿制,瑞德西韦仿制药要想顺利上市,如果不能被原研药厂吉利德授予专利权,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批准“强仿制”。

一位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瑞德西韦的核心专利还没有到期,所以国内企业肯定是不能仿制并上市的,除非药监局批准可进行强仿制,但是这一可能性比较小。以达菲为例,目前也只有中国台湾地区曾经对奥斯他韦有过一次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此外还有韩国、泰国等,共同特点是该国家或地区此前没有药企获得罗氏的授权生产。”

此外,若瑞德西韦面临上市,中科院武汉病毒所2月份抢先注册的瑞德西韦对新冠病毒的“适应症专利”会如何影响其上市审批,也是一大关注点。引人猜测的是,在武汉病毒所抢注适应症专利后,吉利德随即在3月向FDA申请孤儿药资格,是否是出于同业压力进而争取政策双保险,也不无可能。

据《华夏时报》记者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孤儿药资格中的市场独占权,有些类似于药品专利中的“适应症专利”类型。药物专利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其中适应症专利的创新点在于针对一种新的适应症,常被称为制药用途专利。“如果我国对瑞得西韦采取了强制许可,我们可能面临较大的国际舆论等风险,这是合作双方决定去申请专利的一个方面。”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庚富曾公开表示。

他认为,从保障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依据国际惯例申请适应症专利,为我国争取了一个更好的谈判筹码。可以说,无论是国内可能进行的瑞德西韦强仿制还是吉利德对该药品的定价,武汉病毒所争取到了一定的主动权。中美双方将如何在瑞德西韦“交叉许可”的相互制衡中进行谈判,吉利德是否会松口授权专利,还不好说。

人们对吉利德的表现似乎还有更多期待,据外媒报道,Peter Maybarduk认为:“吉利德必须做的不仅仅是做出合理的大致定价承诺。它现在应该承诺授权所有合格的生产商生产瑞德西韦的权利和所需的专有知识,以换取适度的税费。”

疫情期间,已经有药企自愿放弃专利权。3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称,艾伯维将放弃克力芝的专利权,以应对可能威胁全球的药品供应链短缺问题。抗艾滋组合药物克力芝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受到了推荐,虽然克力芝对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评价,但艾伯维放弃的仍是一个潜在的利润来源。

还需一提的是,2月23日,吉利德突然宣布将暂停瑞德西韦的“同情用药”,已确诊的孕妇和18岁以下儿童除外。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欧洲和美国的传播,最近几周里紧急获取瑞德西韦的个人同情使用请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已经“淹没”了吉利德的紧急治疗准入系统。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