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金融产品检阅台|重疾险怎么买不被坑?要关注这些重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3-10 21:47:5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在感受到疾病对于健康威胁的同时,增强的保险意识也转化为了新的购买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也建议,消费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或者需要,通过购买医疗险保障更大疾病范围的医疗费用支出,或者通过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或者寿险等产品,保障罹患重疾或者身故后的大额支出和家庭收入损失等。
根据保险责任来划分,健康险包括重疾险、医疗险、护理保险及失能保险等,不过,此次在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是较为成熟的重疾险和医疗险。
在此次疫情中,保险业积极扩展现有重疾险保单的责任范围,将新冠肺炎纳入保障范围,这意味着相关产品也将按照重疾险赔付方式加以赔付。目前,已经有68家财产保险公司通过扩展产品责任等方式开发了600多款保险产品;70家人身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把1210款产品责任范围扩展到新冠肺炎。
那么,目前市场在售的产品林林总总有好几千款,消费者又该如何选购保险产品?本报记者仔细梳理了在购买保险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单次赔付型重疾险的优缺点
事实上,重疾险是各家保险公司的必争之地。随着近几年,保险业回归保障,保险公司的产品策略也发生了变化,这两年的重疾险产品,费率不断创新低,保障内容不断加码,性价比越来越好。
以达尔文1号重疾险为例,该款产品由复星联合健康与慧择网在2018年8月联合推出,是为互联网消费者定制的一款单次赔付的消费型重疾险,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市场上的“网红重疾险”,那么,这款产品为何如此受欢迎?
受访者潘女士就投保了这款产品,其26岁投保,保额50万元,年缴费2725元,缴费期30年。也就是说,她在20年里每年都按2725元的保费缴费,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增加保费,缴满30年即可,保障期限到70周岁。保险期间,如果不幸罹患合同条款列明的疾病,保险公司就根据保额理赔,并不需要医疗费用发票等资料,可以和基本医保包括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同时报销。
与普通消费型重疾险只赔付重疾保险金不同,达尔文1号有3次轻症赔付责任。同时在80岁之前,每赔付一次轻症,重疾保额就可以增加10%,最多增加30%。以潘女士为例,若其患了轻症,那么赔付一次之后,她的重疾险保额就上升至55万元,赔付三次的话,重疾险保额最高就达到了65万元。
不过,达尔文一号是消费型重疾险,所谓的消费型重疾险,主要是相对返还型重疾险而言,这类产品专注提供保障,而保费完全支出了,后续即使没有发生重疾赔付,保费也无法退还。
但消费型重疾险虽然不返还保费,但其一般包含身故保险金责任,如果消费者并未罹患重疾,那么其身故后,保险公司还将赔付保单的现金价值给法定继承人,所以这类保险兼具一定的储蓄价值。
不过,作为单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一旦发生重疾理赔,该重疾险合同就终止了,身故保险金也就不复存在。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近几年,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但治愈率也在提升,因此,单次给付型重疾已不能很好的覆盖客户的重大疾病风险。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单次赔付型重疾险并发生重大疾病理赔,那么保险合同就会终止,此时如果想再次购买重疾险,各家寿险公司都会拒保,该消费者将再一次暴露在重大疾病风险之下,因此,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多次赔付型的重疾保险,但价格也会比单次赔付型产品贵8%左右。
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应关注疾病分组和赔付间隔期
资深保险代理人李林(化名)向本报记者直言:“资金充裕肯定是购买多次赔付型重疾险更好一些,因为产品的设计也是根据需求和客户具体可能遇到的情况来推出和定价的,人的一生中确实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病种的风险,而且以后人均寿命医疗手段都会进步。”
所谓的多次赔付型重疾险,简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重疾赔付两次甚至多次的重疾险产品。那么消费者在购买多次赔付型重疾险产品时,应该如何选择呢?业内人士提醒道:“首先是要选择将那些发生率较高的重疾放在不同分组上的产品。另外还要关注2次赔付之间的间隔期,间隔期越短,对消费者越有利。”
按照银保监会规定,所有重疾险必须含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这6种疾病。数据显示,这6种常见重疾的发生率在较多年龄段的重大疾病发生率中占比为60%——90%,显然当这6种重疾分在不同组里时,对消费者来说才更为有利。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重症多次赔付型产品的设计上,保险公司通常将几十上百种重疾险按照种类等划分出2——6组,每组重疾险只能赔付一次,总赔付次数一般在2次——6次,每次赔付之间有间隔期,通常为180天或一年。这类产品的保额一般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
如天安人寿的爱守护至尊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产品计划,这次一款将重疾分6组赔付6次、轻症不分组赔付4次、中症不分组赔付2次的终身重疾险。
但这款产品要求两次赔付间隔期必须满5年,但肿瘤患者的复发和转移,80%是在手术后3年左右或3年以内,10%是发生在治疗后5年左右。如果从保险的角度来看待癌症二次赔付、三次赔付的话,在3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高达80%,所以,现在的主流重疾产品以及今年大热的癌症二次赔付产品,基本上都规定间隔期为3年。
另外,上述天安人寿的产品,投保人癌症复发想再次拿到赔付,还必须明确第一次确诊的恶性肿瘤已经完全缓解。
而市面上另一款网红产品弘康人寿的哆啦A保,这款产品将105种重症分成4组,总赔付次数为3次,每组可赔付一次,两次赔付的间隔期仅为180天。
不过,分组型的重疾险简单来说,就是每一组疾病仅能获赔一次,所以,分组是为了降低高发重疾的二次理赔发生率。大多数的重疾分组产品,都不会将6种高发重疾独立分组,而是将其中有关联的放在一组,
因此,又催生出不分组多次赔付型重疾险。目前,不分组多次赔付型重疾险产品并不多,仅有上海人寿、长生人寿、同方全球人寿等十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此类产品,产品形态也比较相似。一般都是重疾不分组赔付2次或3次,并附有中症、轻症的保障。
如同方全球人寿的康健一生新多倍保,轻症、中症、重症均不分组,且在中症中添加了如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帕金森病等相对较为严重的疾病,部分赔付比例由原本的20%提高到了50%,间隔一年就能赔付。
一位资深的保险产品经理表示,不分组多次赔付型重疾险虽然不错,但由于价格较贵,不分组赔付产品一般比分组产品贵了10%-20%左右,所以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因此,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也不高。
重疾险可搭配医疗险互补
不过,多位保险代理人都向记者表示,购买重疾险的同时,购买一份医疗险也十分必要,重疾险是提前赔付,医疗险是后续报销。重疾险和医疗险应该是互补的关系,医疗险解决看病的问题,重疾险则负责看病后在家养病及家庭开销的问题。只有同时拥有了,才能让一个家庭能对大病小病都应付自如。
医疗险产品,保额几百万,对大病和小病没有限制,对事故也没有限制,只要病人住院就可以进行赔偿,且投保时基本上都免体检。更重要的是,医疗险还很便宜,30岁左右的人每年花几百元就能买得到,保障全面,缴费压力也小。
不过,消费者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医疗险都只保障一年。一年期满后,合同将自动终止,需要续签。但能不能成功续上,主动权掌握在保险公司手里。
如果投保人在保险期间内得了疾病并且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那么第二年该保险公司将不再续保,而转投其他产品,同样需要重新健康告知,此时也大概率会被拒保。
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百万医疗保险承诺可长期续保,仅有人保健康的好医保以及复星联合健康超越保“6年保证续保”,且已经是最长保证续保期限。
另外,购买医疗险最重要的是关注其理赔门槛,也就是免赔额多少,多少钱可以开始报销?报销范围多大,社保外是否可以报销,报销比例多少?
医疗险分百万医疗险和普通住院医疗。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一位资深保险顾问告诉本报记者:“百万医疗险的保额都非常高,如众安保险的尊享e生2019医疗险,保额高达300万,一年报销不超过300万就可以。但他有1万元的免赔额,也就是说,住院花费1万以上才赔,1万以下不赔,一些大病或花费比较高的疾病比较实用。而普通住院医疗的保额较低,一年可以报销的额度只有1万或2万,如华泰财险的少儿门诊暖宝保2020,免赔额是200元,200以下不赔,200元以上社保之外再报销90%,比较适合因为一些小毛病住院的患者。”
当然,没有一款产品能放之四海皆好,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每个人对“好”的定义又不同,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更重要。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