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金融监管新思路隐现 央行“灵活”银监会“从紧”

作者:唐玮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1 19:26:29

摘要:金融监管新思路隐现 央行“灵活”银监会“从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唐玮 北京报道

   近日来,各金融监管部门纷纷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据此部署明年工作。尽管措辞严谨,但明年的监管思路还是清晰可见:央行虽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会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银监会作为风险监管部门,在“保增长”压力并不那么明显的情况下,审慎监管的力度更为严格。银监会专门强调要推进贷款管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高信贷质量,着力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
    接受《华夏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明年我国金融调控局面将更为复杂,需要有适度的通胀预期管理。货币政策需要审时度势,而退出的政策必定是渐进的,顺序是先数量后价格。
央行“灵活”银监会“从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的措辞,透露出了微调信号,使得已经备受关注的明年的信贷规模更牵动市场的神经。
    作为制定目标的部门,央行的表述在严谨中更强调灵活性。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央行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重点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而在短期内保增长的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银监会终于可以严格遵守审慎监管原则,从紧的监管方向明确。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讲话中强调,要引领银行业切实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着力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银监会专门强调要推进贷款管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这将成为控制贷款流向的重要手段;加大对已发放贷款的风险排查和化解工作力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公司治理、根本制度、具体目标、激励机制等方面充分体现风险监管要求,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从严将成为明年银行业监管的主线,而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已经提出严格的要求,如首先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在原有资本充足率8%的基础上,要求小型银行增加25%至10%的门槛,大型银行需达到11%。其次,监管者强调动态拨备,拨备覆盖率从100%先提高到130%,再到150%。再次,监管方加强了风险集中度控制,要求最大风险敞口任何时点不能超过银行净值的10%,集团单一贷款人总计不能超过15%,而国际标准为25%。另外,保留传统的有效的控制风险手段,如严格执行存贷比不得低于75%的要求。
    如何来把握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央行的表述中并没有涉及详细的目标。此前,刘明康表示,明年新增贷款6万亿-7万亿。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认为,应保持在7万亿-8万亿元为宜。
    信贷猛增带来了一定风险,银监会日前要求各大银行自查风险,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风险、案件风险、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通胀形势决定灵活尺度
    促使货币政策必须“灵活”的原因,是明年我国金融调控局面将更为复杂。显而易见,央行货币政策需要着力保增长,但也必须关注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因此,货币政策操作的节奏和力度必须审时度势,随时根据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
    最关键的是通胀风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李若愚认为,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温和通胀将再次出现。目前,我国股市和房市的活跃,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也反映出社会通胀预期在形成。
    而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也可能引发通胀。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高增长,会加大未来通胀风险。这也是央行实行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的原因。
    输入性因素也加大了通胀形势变化的压力。李若愚认为,综合反映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美国商品研究局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9月末较3月末累计上涨18%,而10月份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重新回到80美元附近。如果2010年美元持续走软,世界经济持续好转,对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将进一步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对我国产生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而投机性资本持续流入,可能会抵消国内控制通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作用。
银行投放方向明确
    正是有通胀预期管理的必要,明年的信贷规模并不能迅速板上钉钉,但明年的信贷投向却是清晰可见。
    其中,工商银行提出,要使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全行贷款增幅;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提升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县域机构信贷比重;创新消费信贷发展方式,加大对直接消费的信贷支持。
    中行表示,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研究,积极创新业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坚决压缩落后产能项目贷款。积极推进海内外一体化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并提到要积极做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
    建行则强调,要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资源持续投入,要下大力气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医疗卫生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并大力发展民生金融领域。
    农行要求,全行要以推进事业部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努力构建城乡联动的特色发展模式。
    各银行的表态中,除了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中小企业、“三农”外,明年各行在个人消费贷款、民生、战略性新兴行业领域的投入或有增加。相反,房地产贷款鲜有提及,只涉及保障性住房方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