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加息预期提升收益率 信贷类产品明年仍是热点

作者:王雪涛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1 13:37:04

摘要:加息预期提升收益率 信贷类产品明年仍是热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雪涛 北京报道

   尽管气温越来越低,但家住丰台区右安门外的张阿姨心里是暖暖的,她去年购买了一款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人民币T210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近日到期,扣除销售费和银行管理费后,仍取得9.50%的高收益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高,放在银行的钱也不断贬值,我就把不用的散钱买了理财产品,没想到会有这么高的收益率。”张阿姨表示。
    记者了解到,近日共100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到期的理财产品都实现了预期收益。而且在收益告捷的产品中,信贷类产品表现最为抢眼,不仅跑赢银行存款利率,甚至出现了利率翻番收益的景象。
信贷类理财产品热度不减
    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银行理财产品一度进入低谷,不仅收益大幅下降,而且销售也出现了无人问津的情况。记者注意到,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正随着市场经济回暖而上升。根据建设银行公布的“建行财富”信托贷款类2009年第13、31、33、52、74、82、100期产品兑付公告显示,所有信贷类到期产品都完成了预期收益,大部分一年期的产品的收益都在5%以上,明显高出正常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收益最高的是利得盈信托贷款型2008年第181期理财产品,作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信托类理财产品,本月结算时收益高达7.47%,是同期银行利率的两倍以上。
    建行理财产品分析师陈立介绍,信贷类理财产品受投资者追捧的原因在于其风险相对较小。据统计,信贷类产品和同期限定期存款相比,其平均到期收益率高1.0%至2.0%左右。从稳健型投资者角度看,信贷类理财产品收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并且风险相对较低,截至目前尚未出现“零负”收益的情况。
    “信贷类理财产品异军突起,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存在较强的加息预期,一些银行逐步调高了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选择投资信贷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时,还应关注发行银行的政策把控能力和标的资产公司的具体情况。” 普益金融理财研究所研究员赵普认为,由于此类理财产品在运作时,主要投资于信贷类资产,而信贷类资产受国家行业政策的影响通常较大,所以应选择那些政策把控和投研能力强的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
关注期限短风控好品种
    今年以来,在理财市场仍被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之时,信贷类理财产品几乎独领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风骚”。然而,随着国内信贷的逐步收缩,尤其是在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信贷理财产品明年能否还是大众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理想选择呢?
    “从年初4万亿拉动的信贷膨胀而刺激的信贷产品发行热潮,到三季度以来部分银行打包出售存量贷款为新增贷款腾挪空间,刺激出另一波信贷资产发行热潮,信贷类理财产品可谓表现抢眼。预计明年信贷类产品仍然是银行理财市场的最大热点。”赵普表示。
    但是须防三类风险。赵普介绍,信贷类理财产品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其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一旦信贷资产项下的债务人出现未及时、足额偿还利息等情况,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最高收益率;极端情况下企业的资金流链条断裂,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时,无能力归还贷款,信贷类产品的本金可能为零,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二是利率风险,基准利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信贷投资类产品的收益率。据银率网数据库显示,央行去年三、四季度5次累计降息约1.8%个百分点,信贷类产品在央行降息之后的预期收益率降幅也在1.8%左右。三是流动性风险,信贷类产品一般不可提前赎回,对于期限在半年以上的产品,其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工行理财师张丹建议,稳健型投资者投资信贷类理财产品时,应尽量选择信用级别高的贷款项目。面对未来加息的可能性,建议选购投资期限1年以下的产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