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寿前三季度亏损7700万 25%股权遭质押 高管团队尚不稳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31 11:43:4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近日,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了今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三峡人寿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2505.68%。但净利润则亏损4865.41万元,同比扩大223.52%。若结合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来看,今年前三个季度,三峡人寿已经累计亏损7700.18万元。除了业绩亏损,该公司还存在25%股权遭质押的状态,同时,其总经理一职仍空缺。
高管团队尚不稳定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人寿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全国性保险金融机构,同时也是第一家总部位于重庆的中资寿险公司。于2016年4月获批筹建,于2017年12月21日获批开业,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
虽然成立不足两年,该公司的人事变动却显得较为频繁。
作为三峡人寿筹建成员之一的安逸民,于2018年6月被监管部门正式任命为总经理,但任职仅半年安逸民就离职了。2018年12月21日,三峡人寿官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原总经理安逸民于2018年12月14日以书面形式主动向董事会提出辞职,公司已与其顺利完成了相关工作交接。根据第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指定董事长黎已铭为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
据了解,安逸民曾先后担任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寿险)部门经理(主持工作),新华人寿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总经理,新华人寿重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新华人寿总公司银行业务部总经理、法律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级)等职位。
但今年三季度报告中显示,自2019年5月担任三峡人寿副总经理的于志华被标注为主持工作。也就是说,该公司总经理一直仍然空缺。
除了核心管理层,该公司其他高管也出现了变动,其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新增一名董事王中合;新增一名总经理助理杨婧,且前任总经理助理姜睿已离职,免职流程和离任审计正在审批流程中。另外,原监事之一张海生也已不再监事长名单中。
对于三峡人寿总经理目前有无人选以及高管频繁变动的原因,本报记者曾致电三峡人寿官网所留联系电话,欲了解相关信息,但未有人接听。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而言,一家公司的发展战略一旦确定需要持续地经营推动,用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战略目标,而高管的频繁变动,则有可能造成战略的不断变化以及经营思路的改变,不利于公司在审慎决策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业绩亏损、25%股权遭质押
事实上,成立以来,三峡人寿一直处在亏损的状况。成立首年,该公司即亏损5795.6万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700.18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15.68%。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三峡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730.75%,较年初下降2150.13个百分点;净现金流为2945.01万元,环比增长704.27%。
当然,作为刚刚成立不仅的保险公司,未能盈利也无可厚非。但若业务发展过分悬殊于后辈公司,则显得有点说不过去。
以2018年完整年度数据为例,2017年12月21日开业的三峡人寿2018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103.7万元。
这一数据与开业于2018年2月的北京人寿以及开业于2018年5月的国宝人寿相比,则显得过分悬殊。2018年北京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近2亿元,高出三峡人寿16倍有余。而同样地处川渝地区的后辈国宝人寿,仅仅开业半年多时间,2018年获得了近1.3亿元原保费收入。
不仅如此,除了管理层不稳定、业绩亏损外,三峡人寿还存在股权被质押的情况。
目前,三峡人寿股东有6家。其中,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持有20%股权,并列为第一大股东;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外质押了全部所持三峡人寿20%的股权;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向外质押了全部所持三峡人寿5%的股权。这意味着,三峡人寿有25%的股权处在被质押的状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法讲师王鹏鹏曾向本报记者表示:“股权质押股东将保险公司所持有的股权质押出质的目的在于获得融资。股东出质融资对于保险公司来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只有当股东无法按照约定偿还融资贷款时,债权人才有可能对出质的股权进行处置。但是,若保险公司的股权被债权人处置,此时就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
麦肯锡公司发布的白皮书曾指出,中小保险公司目前面临“内忧外患”,共七重困境。内部而言,从治理到基础投入、产品开发、渠道管理、客户经营、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比起大公司来说均处于劣势。外部而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态势严峻。为此,中小保险公司应切忌“小而全”,而要坚持“小而美”,以实现破局。一方面要明白自己是谁、具有哪些禀赋(如股东、地域、行业经验等);另一方面要深入思索这些禀赋是否能被充分发挥与利用。
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中小保险公司,三峡人寿显然没有听取外界建议,反而将自己置身于不利的处境。该公司以打造最具成长性的寿险公司为企业愿景,未来能否成为现实,恐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摸索。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