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上海金融国资大规模人事流转帷幕拉开 涉上海国际及三大金控平台高管调整

作者:胡金华 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30 08:51:54

摘要:新一轮的上海金融国资高管人事流转再次启幕,而《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此次上海金融国资人事换防,除涉及到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之外,还有上海国资运营平台的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金融国资大规模人事流转帷幕拉开 涉上海国际及三大金控平台高管调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吴敏 上海、北京报道

自9月下旬中国太保、浦发银行、国泰君安上海三大金控平台高管调整,中国太保原总裁贺青赴任国泰君安董事长;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郑杨接棒浦发银行董事长。浦发银行原董事长高国富退休,以及国泰君安原董事长辞任。新一轮的上海金融国资高管人事流转再次启幕,而《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此次上海金融国资人事换防,除涉及到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之外,还有上海国资运营平台的上海国际集团。

10月27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对姜冬冬、潘卫东等十一名干部进行任职前公示。本报记者从上海市委组织部官网发布的公示显示,现任浦发银行副行长潘卫东拟任市管企业正职。此外,现任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信义或调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现任浦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财务总监潘卫东或将升任浦发银行行长;现任上海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浦发银行非执行董事傅帆或将接替贺青任中国太保总经理。

“上海市委组织部于10月25日发布考察预告,宣布于10月25日对潘卫东同志拟任市管金融企业行政正职进行考察,此举意味着潘卫东或将由目前的浦发银行副行长职位升为行长。”10月28日,一位接近上海金融国资平台的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

浦发太保上海国际二把手均将到任

几年前,上海金融国资平台——上海国际集团整合旗下金融资产的时候,思路就是设立以浦发银行、国泰君安、中国太保为主的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金控平台。2015年,浦发银行完成了对上海信托的收购;上海证券并入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的金控平台改革己基本完成。

而今,随着贺青从中国太保总裁赴任国泰君安董事长,中国太保总裁一职则出现空缺;与此同时,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调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之后,则浦发银行行长一职出现空缺。在此轮人事流转中,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傅帆则接任中国太保总裁,而浦发银行副行长潘伟东则升任浦发银行行长一职。

根据资料显示,潘卫东,1966年生人,现任浦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财务总监,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其历任宁波证券公司业务部副经理;浦发银行宁波分行资财部总经理、北仑支行行长、宁波分行副行长;浦发银行产品开发部总经理;浦发银行昆明分行行长、党组书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机构处处长;上海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

即将调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的浦发银行行长的刘信义出生于1965年,其于2002年10月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挂职任机构处处长、市金融服务办主任助理;2005年,任浦发银行副行长;2014年1月起,任上海国盛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2015年4月起,任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2015年6月,任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至今。

现年55岁的傅帆,目前是上海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赛领国际投资基金(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长,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国泰君安董事,浦发银行非执行董事,其即将接任中国太保集团总裁一职。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今年7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国盛集团和上海国际集团进行调研时指出,上海国际集团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方面探索推进。要推动市属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地方金融企业。密切关注新兴金融领域,加强金融科技前瞻布局。要把握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重大机遇,全力加大对科创企业的培育。要发挥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的作用,共同培育长三角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盛集团是上海的两个国资平台。上海国际集团以金融集团股权为主,上海国盛集团则主要是以产业集团的股权为主。

今年9月19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情况,并推出包含七个方面26项具体举措的《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有了实质性推进。

“这些高管流转多与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推进有关,着眼点是将做出过优秀业绩的金融业高层人士更多地配置到重要岗位,以保障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而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金融国资密不可分,是上海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目前投资企业涉及银行、信托、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主要包括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国泰君安、上海证券、华安基金以及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对此,复旦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严军分析指出。

潘卫东与浦发银行

在中国太保、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以及浦发银行正在进行的人事变动之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浦发银行即将上任的行长潘卫东。

在2015年出任浦发银行副行长前,潘卫东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代表。在潘卫东任职期间,上海信托实现了信托业务规模和利润总额的翻番,随着浦发银行成功控股上海信托,潘卫东转而成为浦发银行副行长,分管全行零售、科技、财务三大重要板块。作为财务出身的潘卫东将如何把这两年面对较大挑战的浦发银行带上新的发展轨道。

在10月29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2019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浦发银行经营效益实现了较快增长,集团口径实现营业收入1463.86亿元,同比增长15.4%;税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83.5亿元,同比增长11.9%。具体来看,除了利息净收入保持较好增长,浦发银行还大力开拓银行卡和代理类业务、投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这份季报数据似乎将浦发银行此前的不良影响已经渐渐消化。

这份季报也显示,浦发银行聚焦重点客户、区域、行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其中优质客户余额占比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增量占比近90%,制造业投放居全部行业第二。同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浦发银行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依托植根上海的地缘优势,持续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质效,区域内贷款余额占全行近40%;主动对接上海自贸新片区及新设的六省区自贸区建设,自贸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大力支持科创板建设,已上市企业中约三分之二为浦发重点合作客户。

而在不良贷款方面,前三季度浦发银行的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向好的势头。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额下降5.35亿元,已连续六个季度“双降”,风险压降成效明显。同时,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4.6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持续保持在80%左右。

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围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以及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深化转型,强化风险与合规管理,推进浦发银行新一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