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拟以GDR方式在伦交所上市 花旗:发行价或显著折价 A、H股将承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9-24 18:05:2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9月23日晚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同意中国太保发行GDR并申请在伦交所挂牌上市。
对此,花旗报告表示,对中国太保A、H股分别开启为期90天的负面催化剂观察期,其全球存托凭证(GDR)的发行价或显著折价并会稀释每股收益。花旗称,GDR可以在上市120天后转换成A股,GDR潜在的大幅折价会带来套利交易,可能令A、H股承压。
成首家A+H+G上市险企
据了解,中国太保本次发行的证券为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其以新增发的A股股票作为基础证券,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每份GDR的面值将根据所发行的GDR与基础证券A股股票的转换率确定。
在发行规模方面,中国太保此次发行的GDR所代表的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6.2867亿股,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A股股票数量的10%。
从发行对象来看,此次GDR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发售,拟面向合格国际投资者,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投资者发行。发行价格则根据国际惯例和沪伦通监管规定,通过订单需求和簿记建档,根据发行时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确定。具体发行时间将根据境内外资本市场状况和境内外监管部门审批进展情况决定。
发行价格方面,每份GDR的面值将根据所发行的GDR与基础证券A股股票的转换率确定。而转换率将综合考虑境内外监管要求等因素,通过订单需求和簿记建档,根据发行时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确定,金额不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此次发行的GDR可以在符合境内外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与基础证券中国太保A股股票进行转换。根据《沪伦通监管规定(试行)》的要求,此次发行的GDR自上市之日120日内不得转换为境内A股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此次拟在伦交所发行GDR并上市的方案还需提交股东大会表决,并有待监管机构批准。
中国太保方面表示,本次GDR发行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根据境内外资本市场状况和境内外监管部门审批进展情况决定。
对于中国太保计划发行GDR并登陆伦交所的原因,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告诉本报记者,一是为扩充资本增加一个空间;二是扩大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三是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中增加外资成分和外脑。
在公告中,中国太保给出的原因是为响应上海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政策、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进公司国际化布局、补充资本金。
根据《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到2022年,上海市将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系列成果,其中将力争1/3的企业集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争优势和知名品牌。
天风证券认为,GDR为国内企业募集国际资金提供渠道,目前发行GDR的主要为新兴经济体的头部企业,以行业蓝筹股为主。同时,GDR与基础股票可能存在套利空间,GDR也有望提升基础股票估值。
而中国太保作为国内首家公告拟发行GDR的保险机构。此次GDR发行完成后,中国太保将成为第一家A+H+G上市(上海、香港、伦敦)的保险公司,由此对市场带来的影响,王向楠认为,将有利于推动中国有竞争力的保险企业更多走出去,而企业本身的适当国际化和企业业务的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我国保险业的逆差仍然较大,中国有竞争力的保险企业应当更多地走出去。我国保险企业本身的适当程度的国际化和企业业务的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我国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筹资,伦敦是除香港之外的首选。
不过,花旗报告表示,对中国太保A、H股分别开启为期90天的负面催化剂观察期,其全球存托凭证(GDR)的发行价或显著折价并会稀释每股收益。花旗称,GDR可以在上市120天后转换成A股,GDR潜在的大幅折价会带来套利交易,可能令A、H股承压。
总裁贺青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次发行GDR的同时,中国太保还发布了一则人事变动的公告。
公告称,本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本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贺青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贺青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本公司董事、总裁职务,并在辞任生效后不再担任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
公告还指出,贺青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本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贺青先生已确认与董事会并无不同意见,而就其辞任一事,亦无任何需要通知本公司股东的事项。贺青先生任职期间,勤勉尽责,带领经营管理层切实执行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战略,推动本公司平稳健康发展。本公司董事会对贺青先生在职期间为本公司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贺青先生离任本公司总裁不影响本公司正常经营。在新任总裁任职之前,本公司董事会指定本公司董事长孔庆伟先生作为临时负责人代行总裁职权。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47岁的贺青拥有横跨银行保险两个领域的从业经历。在加入太保集团之前,他曾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部科员,美国大通银行上海分行企业金融部经理,上海银行浦东分行国际业务部经理、浦东分行行长助理,上海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公司金融部总经理、行长助理、副行长,上海闵行上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2015年,贺青从上海银行副行长职位转任太保集团,先后担任太保集团副总裁、太保产险董事、太保寿险董事。2017年,接替因年龄原因离任的霍联宏,出任太保集团总裁。
2018年,太保集团启动转型2.0,围绕“人才、数字、协同、管控、布局”五大关键词,全面启动人才建设体系革新、协同发展等13个转型项目。当年,集团总部完成了上市11年后首次组织架构改革。
2019年以来,太保集团人事变动频繁。今年初,太保寿险分管个险的副总经理王润东离职,出任阳光人寿总经理。随后,太保寿险前总经理钱仲华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太保寿险董事、总经理职务,太保集团常务副总裁、财务负责人潘艳红接棒。太保寿险原董事长徐敬惠和太保集团原首席数字官杨晓灵退休后均加入了大家保险集团。
不过,对于管理层的变动,董事长孔庆伟早有说法,其曾在该公司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新老交替、上下交流,正如前锋到后卫、后卫到前锋,这都是正常的,主要是为了公司业务发展能够持续保持活力。
近日,中国太保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03.86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078.09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归母净利润161.83亿元,同比大增96.1%。截至6月末,太保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9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90%,均高于监管要求。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