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营收两位数增长 消化不良贷款本金354.30亿元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28 20:37:0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银行业业绩继续回暖。
8月27日,中信银行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83.07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营业收入931.50亿元,同比增长14.93%。
对此,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该行2019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净利润增速近五年来第一次超过了两位数。
在资产质量方面,上半年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72%,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8.77%,较上年末下降3.64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还在中报中表示,报告期内,该行努力改善贷款质量,进一步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354.30亿元。
此外,谈及LPR的影响,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LPR的实施如果从贷款端单边变动角度来看,对审计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按照中信银行贷款定价缺口来看,如果MLF下调20BP,加上第一次LPR定价的解释中调整5BP, 总共25个BP加在一起的话,那么今年年内对利润有1.7亿元的影响,明年大概对收入是18.6亿元的影响。
上半年净利、营收两位数增长 消化不良贷款本金354.30亿元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净利润、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83.07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营业收入931.50亿元,同比增长14.93%;资产规模为6.4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7%。
“上半年该行经营效应全面向好,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净利润增速近五年来第一次超过了两位数,营业净收入在夯实基础上仍然有将近15%的增长。”方合英表示。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在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不良“一升一降。”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61.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33亿元;不良贷款率1.72%,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一升一降的问题,中信银行解释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该行整体资产质量稳中好转,同时,对风险客户实施“名单制”分类管理, 抓实问题贷款重点户等,加大逾期贷款化解力度,逾期贷款化解效果显现;二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和民营类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这些因素使得部分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增加。
中信银行还进一步表示,上半年该行也进一步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354.30亿元。
不过,中报还显示,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均有下降。其中,资本充足率为12.27%, 比上年末下降 0.20 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 9.35%,比上年末下降 0.08 个百分 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58%,比上年末下降 0.04 个百分点。
对此,中信银行则表示,上半年,该行进一步加强财务资源科学管控,加大对战略重点资源投入,进一步压降固化费用,成本收入比下降1.29个百分点。抢抓市场机会,积极进行外部资本补充,保证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半年,成功发行400亿元可转债,实现银行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股权类资本补充。该行还将持续推进400亿元永续债、400亿元优先股等资本补充工作。
零售转型的成效显现 百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0.55亿元
“中信银行业务亮点之一是零售银行转型,目前仍在加速释放效能,并与公司业务、金融市场业务逐渐形成三架齐驱的势头。”方合英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可以看到,曾经以公司业务见长的中信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零售业务转型。
根据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零售板块实现营业净收入337.51亿元,同比增长20%;6月末,零售管理资产余额1.98万亿元。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在上述中报业绩发布会上称,在该行内部现在有个初步的零售业务下一步转型发展的目标,要通过三到四年的深化转型并加大投入,实现零售业务在全行营业收入占比提升,以50%为目标努力;零售业务在全行利润贡献占比提升,目标方向为40%至45%;零售金融对中间收入贡献占比争取达到75%左右占比。
“中信银行近年来着力推进零售业务转型,零售板块贡献度加大,零售客户规模及资产管理规模不断增长,同时公司加强对公、零售联动机制。” 中银国际也分析指出。
方合英亦强调,不过,在公司业务上中信银行优势没有失去,在机构存款规模、外汇业务、机构大额客户基础上,该行仍走在前面。未来,该行将坚定零售业务转型,同时重塑公司业务优势。
与此同时,《华夏时报》记者还注意到,百信银行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亦在中信银行半年报中披露。
中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百信银行总资产442亿元,净资产33亿元,总负债409亿 元,贷款余额362亿元,其中小微属性贷款余额101亿元。用户总数突破2188万户,实现营业净收入13.59亿元,净利润0.55亿元。
对此,中信银行方面表示,上半年百信银行科技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综合运营能力等核心能力稳步提升,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据还显示,报告期内,百信银行深入推进“开放银行+”生态策略,已融入电商、 内容、租房、出行、新消费、产业互联网等六大类场景,合作伙伴达80余家。
资料显示,百信银行于2017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是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联合设立的互联网银行,注册资本40亿元,中信银行与百度分别持股70%和30%。
今年6月28日,中信银行还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该行出资14亿元人民币认购百信银行股份。
对此,当时公告表示,是为进一步拓展外部协同效应、提升市场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充实资本金,支撑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百信银行拟实施增资扩股方案。
不过,上述公告亦指出,这次增资扩股方案将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相关有权机构批复为准。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