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美“科技脱钩”推动全球价值链再分工加速到来

作者:张茉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22 17:24:44

摘要:“中美科技脱钩”,美国高科技公司自受其害,不仅造成“渔翁得利”的局面,还可能面临因公司回流而产生的更加高昂的成本。而中国保持其比较优势,加强国际间高科技领域分工或将为中国埋下新机遇的种子。

中美“科技脱钩”推动全球价值链再分工加速到来

张茉楠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以及深入融入全球化,实现快速工业化的关键路径。而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主导并强行推动的“中美科技冷脱钩”将导致全球价值链再分工加速到来。

“中美科技脱钩”:美国高科技公司“很受伤”

中美贸易战一年多来,包括苹果在内的美国科技公司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美国动用一切手段强行推动“中美科技脱钩”也让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很受伤。

首先,加征关税无疑会提高商品价格,削弱竞争优势。多年来,美国和中国紧密相连,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供应链上合作密切,其中许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的,而贸易战可能会破坏这种关系。以苹果为例,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将有利于美国企业的外国竞争对手。三星在韩国进行芯片制造和高端手机组装,在越南组装低端手机。正如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跟特朗普共进晚餐时就警告说,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将使其竞争对手韩国三星电子获得优势而“渔翁得利”。

其次,特朗普希望促进苹果等高科技公司回流美国,却可能不得不为此支付更高的成本。美国银行报告显示,假如苹果公司可以将iPhone的生产转移到美国,苹果公司将不得不额外收取20%的费用以弥补其国内更高的生产成本。而苹果选择继续在中国组装iPhone、支付关税,其成本可能还更便宜。事实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徘徊不前,以及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也让制造业的利润率低于其他新兴市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税改一年多以来海外资本大规模回流并未出现的原因。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税改以来全年回流资金总额为6537亿美元,其中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别为2949亿美元、1837亿美元、927亿美元和824亿美元,显示了逐季下降之势。相比之下,税改正式开始前的2017年第三季度,海外汇回资金即有551亿美元。而且一些大企业税改前就承诺纳税并汇回资金,如苹果公司承诺缴税380亿美元,税款如果全部按照15.5%的税率计算,并且资金一次性回流,仅苹果回流资金的数额就应高达2451.61亿美元,由此可见,通过降税刺激资本回流的政策并非成功之举。

第三,可能会让美国高科技公司大大损失专利费以及知识产权收入。近年来,无形资产对全球价值链的贡献越来越大。在所有价值链中,研发和无形资产(例如品牌、软件和知识产权)领域的资本化支出在营收中的占比与日俱增。整体而言,2000-2016年间无形资产在全球总营收中的占比从5.4%增加到了13.1%,这一趋势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表现最为突出。机械和设备制造企业36%的营收都投入到研发和无形资产,而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的平均投入比例更高达80%。随着知识和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些拥有大量高技能劳动力、具备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到位的国家将获益良多。这也使得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将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战略。

而纵观全世界通过市场将知识产权变现的实践,在工业标准领域,大约90%的收入来源是通过标准必要专利来实现的。例如,高通、微软这些公司都通过将国际主流技术标准的必要专利许可给其它企业从而得到收益。ICT权益收入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高达67%。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速中国半导体资本支出和研发开支的全球占比持续提升,促进中国进口替代。以华为等中国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技术研发投入增长较快,研发投入/收入比重已经超过韩国、日本。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资本支出也超过了欧洲和日本的总和。显见,美国强行推动中美“科技脱钩”将导致中国自主研发和进口替代步伐的加快,而这也势必导致美国高科技公司损失其知识产权等业务收入来源。美国借贸易战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战略意图非常清晰,而这也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让美国再次伟大”一脉相承。

“中国制造”+“中国市场”造就中国难以复制的综合比较优势

中美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强行使得中美科技脱钩,势必打乱现有的世界经济链条,破坏全球产业分工。但对于包括苹果在内的全球高科技公司而言,其实是比较害怕失去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

当今,中国与世界融合得更加紧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处于较明显的优势地位,加工贸易催生了亚洲区域的“三角贸易”,这使得中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规模与深度兼具的“全球制造基地”,在中国组装的产品均运用到复杂的技术和优质的半成品,这使中国接触到了国内市场不具备的一流技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几乎所有全球商品制造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中国已占到全球总产出的20%,而1995年这个数据仅为4%。以半导体为例,过去十年,伴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从韩国、台湾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4373亿美元,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1220亿美元,且中国半导体行业增速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速的3.3倍。

因此,美国很难找到即使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又是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国制造”+“中国市场”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且难以复制的综合比较优势,这是其他经济体所不具备的。贸易战美国高科技公司的确转移,除了极少部分回流美国外,大部分是在其他区域进行转移。比如将原本流向中国公司的供应商合同和制造业将流向越南、泰国、印度的公司。去年,苹果公司宣布将部分高端iPhone的组装从中国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转移到其在印度的工厂。然而,即便转移成本增加没有计算在内,那么现在的产业链转移似乎也只是存量的转移,并不是增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市场资源和市场容量的缩小,将对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整体盈利收入造成压力。

未来中美之间在全球高科技分工合作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在全球价值分工模式下,全球制造业之争由过去的“轻重之争”转向“高低之争”。尽管中国的本土技术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颇具竞争力,但在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方面仍受技术限制,严重依赖进口的原料和半成品。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中国向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上游攀升主要是在资本品(用于制造其他商品的商品)和零部件领域,这也改变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07年至2017十年中,中国在全球资本品市场的份额从大约5%上升到20%以上。从贸易结构和商品结构看,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中电信和运输设备以及汽车零部件所占比例增长,而纺织品和鞋类所占比例缩减。在中端高科技产业,中国现在占主导地位,其全球份额在过去十年间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32%,在2009年超过了美国,2012年又超过了欧盟。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引领出口结构从一般消费品向资本品升级。2015年以来,中国外贸出口当中机电产品已经占了半壁江山,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出口成为亮点。除了高铁和核电外,中国制造在其他领域的出口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长保持了较高水平。2018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总额约为对外贸易总额的30.7%,出口商品里工业品占比超过90%,而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占比也超过了30%。这也使得美国企业垄断全球技术的情况“越来越不普遍”,出口限制只是把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具备同等技术的国家及公司。美国开始动用国家力量出手来维护美国的垄断利益。

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中国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新技术革命,将给中国带来利用新技术“变轨”实现跨越的新机遇;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中国有可能利用全球价值链“重构”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跃升。比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中国凭借快速的技术学习和能力积累,充分利用多层次国内大市场、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及市场环境;通过将新兴技术运用到传统产业领域,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中国在传统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技术投资大国。中国对某些关键数字技术的风投规模位居世界前三,包括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随着数字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正在通过并购、投资、新商业模式输出及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成长为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改变数字化格局的重要力量。

国际经验表明,单靠融入价值链模式难以实现中国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大规模创新投入加快中国价值链向上攀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业实施技术控制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特别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提供技术的跨国公司往往会把关键的技术提前“解构”,通过有计划地打散完整技术,让引进技术的企业只能生产一个环节,而无法掌握完整技术。从宏观层面看,中国价值链高端要素创造的贡献(增加值) 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不仅包括要素技术含量的提高,也蕴含着创新驱动的加强,创新投入也成为加速中国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数据显示:随着企业持续投资研发设施并与学术界的合作增加,中国工业有望向新兴和复杂的技术方向发展。近十多年来,中国研发投入、科技产出和技术能力的快速增长是改变亚洲乃至全球创新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去除中国因素后,无论在研发投入还是技术产出方面,新兴经济体对全球创新格局变化的贡献都大幅减少。据OECD预测,中国研发支出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欧盟和美国,跃居世界首位。诚然,中国经济还存在制约创新的诸多障碍,但技术能力及其国际影响力已不容忽视。中国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不仅影响着自身发展,也将对全球创新活动的分布、强度和方式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并不都是坏事,特别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倒逼机制,将会加速中国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国必须下定决心,改变了长期以来中美之间,美国“卖知识和服务”,而“中国卖产品、卖劳动”所导致的中国被低端锁定的模式。中国也必须摆脱一直以来高度依赖外部市场,高度依赖外部技术、高度依赖于原材料的发展模式,必须凭借自身的研发投入实现能力和价值链的全方位提升。因此,随着中国向高质量经济体和产业链高端迈进,也势必导致中美两国未来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会更加常态化、激烈化。(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商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