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求年纳税额22.3亿 特斯拉回应没问题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08 17:43:2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瑞斌 北京报道
对于特斯拉来说,在2023年纳税22.3亿并无难度。
7月31日,特斯拉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名为10-Q的文件显示,作为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订租约的先决条件,特斯拉要在未来5年中投入资金140.8亿元人民币,并且自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每年必须纳税22.3亿元人民币。如果特斯拉无法达成上述条件,那么根据相关条款,特斯拉需要将土地交还给上海市政府并得到一笔厂房和生产设备残余价值的补偿。
5年投入140亿+每年缴税22亿
作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外资项目,特斯拉落户上海可谓一路绿灯。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刚刚举行开工典礼。而今年夏季工厂就可以完工,并在年底前生产Model 3基准版,到2020年实现更高产能。
惊人的速度背后,是特斯拉投入的大笔真金白银。据悉,从今年3月开始,特斯拉陆续从建行、农行、工行和浦发银行里总共贷到5.21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用于上海工厂的建设和生产。而未来5年,特斯拉必须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元(约合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并且自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每年必须纳税22.3亿元人民币。
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特斯拉无法满足上述协议要求,土地将被收回,但特斯拉会获得剩余土地租赁、建筑物及固定资产的补偿;不过,在上海工厂正式投产后,即使实际产量远低于特斯拉的预期目标,上述投资开支要求和税收目标也可以实现。”
对此,泰博英思首席分析师孙木子表示:“能否达标取决于特斯拉未来的产量水平,以及和上海市政府签订的协议。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产能,缴税22.3亿元人民币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在上海,车企一直是纳税大户。据2018年11月由上海市商务委和市外商投资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在纳税总额百强 TOP10 中,汽车产业贡献半壁江山,更有上汽大众、保时捷、上汽通用包揽外资纳税百强前三甲。
2018年,上海百强企业的纳税总额合计为463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46亿元,上汽集团位居榜首,纳税达到998亿元。由此看来,特斯拉每年的纳税额并不高。如果按照Model 3每辆车35万元左右的价格计算,22亿元相当于6000多辆Model 3的销售额。
最新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为63.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0.02亿美元,实现了95356辆汽车的创纪录交付量和87048辆汽车的创纪录产量,超过了特斯拉之前的季度记录。
其中,上半年在华交付新车近2.2万辆,在中国营收14.69亿美元,同比增长41.8%。中国是特斯拉北美主战场之外的第二大市场,也是一个增长很快的市场。
虽然第二季度产量和交付量都创历史纪录,营业收入也实现超过50%的同比增长,但依旧没有实现盈利,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达到4.08亿美元。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第三季度实现收支平衡、第四季度恢复盈利。”
特斯拉带来的模板效应
前有特斯拉落户上海,后有蔚来科技与亦庄国投签署。特斯拉始终走在造车新势力的前面,而特斯拉也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样板。而通过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投资文件来看,高额的投资和纳税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一点对蔚来和奇点也一样,如有一项不达标,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 3为全球最畅销电动车型,1-6月全球销量累计128372辆,即使销量大涨依旧未实现盈利。相对于国内造车新势力而言,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蔚来二季度共交付了3553辆ES8和ES6。截止目前,ES8和ES6共交付了18890辆。小鹏汽车6月销量为2237辆,1-6月销量为9637辆。威马汽车1-6月汽车累计实际交付量为8536辆。面对特斯拉的野蛮增长,造车新势力们可谓压力倍增。
此外,虽然上海对特斯拉超级工厂一路绿灯,给出了多项优惠政策。但归根结底毕竟是“一桩生意”。资本对特斯拉如此,对国内新势力则亦然。
根据威马和小鹏最新一轮融资来看,威马C轮是30亿人民币,但是A轮融资额度是10亿美元,小鹏A轮是22亿,B轮+是40亿,作为第三轮投资并未高出A轮较多金额,不难看出,随着造车新势力进入交付阶段,风投对其投资金额减少许多。
根据规划,马斯克曾表示上海超级工厂有望在年内投产,并将按照计划在年底前推出国产Model 3。如果特斯拉在盈利背景下完成了5年投入140亿且每年缴税22.3亿,这或许才是造车新势力的又一项考验。
责任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