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云贵领跑全国!各地上半年“成绩单”陆续公布,经济增长基本在目标范围内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7-19 16:22:13

摘要:从目前的数据不难看出,尽管今年年初,各地普遍下调了经济增速,不过,和去年同期相比,各省份经济增长基本仍在目标范围内,有很大可能完成今年计划。

云贵领跑全国!各地上半年“成绩单”陆续公布,经济增长基本在目标范围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一年行至一半,各地“成绩单”也开始纷纷出炉。

截止到7月19日,已经有13个省市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GDP。其中,大部分省份跑赢了全国6.3%的增速,9%以上增速的已经有云南、贵州两个省份,8%的也不在少数。不过,重庆以6.2%、海南以5.3%、陕西一5.4%的增速,略微慢于全国水平。

目前,宁夏、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西、山东、河北、广西、青海、辽宁、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天津、吉林、西藏、新疆等18个省份的数据尚未出炉。

不过,从目前的数据不难看出,尽管今年年初,各地普遍下调了经济增速,不过,和去年同期相比,各省份经济增长基本仍在目标范围内,有很大可能完成今年计划。

整体向好

去年上半年,贵州以10%的增速,名列全国第一。7月16日,贵州交出了今年的“成绩单”。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721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6.3%)2.7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而去年增速全国第二的云南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逆袭”,以9.2%的增速、GDP7957.43亿元的成绩,超过贵州,暂列全国第一。云南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上半年,云南克服了前期高温少雨的极端气候影响,粮食蔬菜种收平稳,夏粮生产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平稳,粮食蔬菜丰收在望。蔬菜种植面积达638.68千公顷,同比增长4.6%,蔬菜产量1139.92万吨,同比增长5.9%。

江西省则打出“全国第四、中部第一”的口号,交出同比增长8.6%、GDP10757.2亿元的成绩。一个亮点是,江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与上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去年上半年以8.3%的增速名列全国第五的安徽省,今年上半年也依然保持较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生产总值156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居全国第6位。

和去年8.2%的成绩相比,福建上半年同比增长8.1%,GDP为16640.15亿元,相差不大。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3.3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8263.39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7463.43亿元,增长8.4%。

湖北则以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力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9895.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快于全国1.7个百分点。此外,四川、湖南、河南上半年GDP增速分别为7.9%、7.2%和7.7%,均高于全国GDP增速。

“年初时,预计2019年河南全年GDP增速在7%——7.5%,这个增速其实是比较低的。不过,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今年以来推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高质量发展举措,今年今年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7.9%、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7.7%,均超出预期。”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富禄在解读数据时表示。

但在已经公布数据的省份中,也有部分省份增速略微慢于全国。

“万亿俱乐部”的成员重庆,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4.76亿元,同比增长6.2%。虽然慢于全国0.1个百分点,但是增长依然明显。而海南,则由于房地产调控效果明显,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大幅下跌57.1%和54.9%。受此影响,今年上半年,海南完成GDP2668.96亿元,同比增长5.3%,低于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以8.6%增速名列全国第四位的陕西,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仅5.4%,低于全国,在目前已经公布“成绩单”的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二。从公布的数据来看,陕西经济增速也受到房地产下行影响。数据显示,上半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较一季度回落6.7个百分点;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681.61亿元,同比增长11.1%,较一季度回落13.4个百分点。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在今年年初,各省市在制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时候,有多个省份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此外,北京、福建、安徽、湖北等地今年均设定了区间目标。其中,北京经济增长目标为6%至6.5%,湖北和安徽均为增长7.5%至8%,福建为增长8%至8.5%。

这为经济增长预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政府对今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发现,上半年的数据出来之后,有意料之外也有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东西就是我们出口的东西还不错,比想像的要好;情理之中,是经营体系、整个市场经营下滑。这有一个信心的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风险释放期和国际贸易战双重叠加带来一些影响。”毛振华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咱战略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的关键期,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诸多改革举措,特别是进入纵深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愈加聚焦于促进制造业部门经济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既要注重促进新动能规模的加速扩大,也要注重加快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替代速度。

目前,中国当前经济下行趋势尚未到达“筑底企稳”的关键转折点,短期之内仍然呈现和存在“波动式”继续下行探底的压力和风险。

不过,在张杰看来,中国独一无二的相对健全和完善的产品链、产业链生产体系优势,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能力和出口优势的影响相对有限且可控。现阶段,在第三产业发展态势总体呈现相对稳定的情形下,把握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过程问题和风险,尤其是机制体制性障碍,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有效遏制和对冲。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