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电影《加油吧!老师》在京发布 完美呈现残疾教授的不屈人生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7-17 16:41:40

摘要:7月16日下午,由中国残联宣文部主办的公益电影《加油吧!老师》媒体看片会,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其中的人物原型便是郑声滔。

公益电影《加油吧!老师》在京发布 完美呈现残疾教授的不屈人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而对于郑声滔而言,人生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则凭借坚强的意志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即使他不同于寻常的普通人。

7月16日下午,由中国残联宣文部主办的公益电影《加油吧!老师》媒体看片会,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其中的人物原型便是郑声滔。

中国残联宣文部有关负责人、影片人物原型郑声滔教授、导演林剑文、编剧黄文川等电影主创人员代表、韩法宏、谭伊佳美、博弘、李嘉宝等主要演员与数十名残疾人观众及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观影交流活动。

人物原型郑声滔

1963年,郑声滔出生在南平市政和县,每个孩子都应该是无忧无虑、开心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而命运的最初就对这个孩子设定了重重考验。郑声滔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双腿残疾,行动多有不便,从8到16岁都是家人坚持背着他上下学,无论条件多么的恶劣,他都坚持了下来,直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他三次参加高考,1981年他的英语高考成绩名列福建全省第一,本以为可以去梦想已久的大学继续深造,圆长久以来的大学梦,可是却因身残被大学无情地拒收。

与大学的失之交臂令其心痛,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成为了他进步的动力,激发了他从未有过的斗志。他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中文、英语的专科学历,不顾家人与朋友的反对与劝解,三次参加研究生考试,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攻读硕士学位的残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郑声滔被福建师范大学英语系录取。

1990年,郑声滔自福建师大毕业后,任教于漳州师范学院(现闽南师范大学)。至今已有20多年,他先后担任10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英语写作、英语翻译、圣经与英语成语等等,还在30多种全国性或省级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100多篇有关外语语言与翻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在全国近200种报刊上发表过580多篇英语、日语译文等。此外,还主编或主审英语专著20余部。正因为他的丰硕的成果,成为了外语领域的权威。

2017年2月27日,郑声滔以个人名义出资207万元在福建省民政厅发起成立福建省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旨在开展助残、扶贫、助学工作。

影片完美呈现

郑声滔教授的事迹感染了导演林剑文。他在活动现场表示,在拍摄制作该电影的过程中,主创人员及主要演员不辞辛苦,全程跟组拍摄,为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真实还原郑声滔教授的励志形象。主人公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经历三次高考,三次考研,身体上的缺陷不但没有击碎他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反而令他越挫越勇,努力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命运,最终实现了人生理想。

影片将郑声滔教授的努力拼搏、顽强奋进的故事更好的呈现给了观众朋友们。

据悉,该电影片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题字,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任文学顾问,著名导演胡玫任艺术顾问。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带领下,我国扶残助残事业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成为各行各业各地的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加油吧!老师》作为一部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赞颂、传承扶残助残的优良美德的公益电影,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优秀的残疾人教师在实现职业理想的道路上拼搏奋斗的形象;描绘了我国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不畏艰辛、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志气和精神风貌;体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残疾人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