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净亏损0.26亿元 链链金融称“未来备案完成后盈利可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去年以来,受监管方关于专项整治期间平台“三降”要求、投资人信心受挫等影响,不少网贷平台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
根据2018年审计报告显示,去年链链金融营业收入0.17亿元,相比上年的0.19亿元下降11.09%;净利润——0.26亿元,相比上年的——0.09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增加。
“目前虽然少量亏损,但仍符合公司的经营预期。”链链金融方面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平台发展态势良好、运营稳健,且平台运营成本一直极低,未来备案完成后,盈利可期。”
与此同时,此前有消息称,2018年4月份开始,链链金融停掉房屋租金贷,转型做汽车融资租赁,而转型以后出现了资产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
对此,链链金融则向本报记者解释称,该平台并未转型做汽车融资租赁,而是在专注于居住场景的消费金融同时,引入了新的消费金融产品。“目前平台的业务范围集中在装修、汽车租售、经营等消费金融领域。”
此外,谈及会否增资?链链金融方面则表示,将会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2018年净亏损0.26亿元 业务范围集中装修、汽车租售等消费金融领域
资料显示,链链金融前身为链家理财,成立于2014年11月,总部位于北京。2017年1月,“链链金融”替代“链家理财”作为完全独立的品牌启动。
不过,这两年链链金融的经营数据似乎并不是很好看。
根据2018年审计报告显示,去年链链金融营业收入0.17亿元,相比上年的0.19亿元下降11.09%;净利润为——0.26亿元,相比上年的——0.09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76.79%。
对此,链链金融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8年至今,该平台严格执行“双降”、“三降”等监管要求,控制业务增量,所以营业收入有所减少;同时,持续在技术、风控、数据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目前虽然少量亏损,但仍符合公司的经营预期。
在谈及2019年净利润的预期之时,该平台则称,“目前平台发展态势良好、运营稳健,且链链金融的运营成本一直极低,未来备案完成后,盈利可期。”
与此同时,虽然2017年1月4日,“链链金融”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品牌启动运营并替代“链家理财”,不过,当时的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 “链链金融”将由原“链家理财”团队管理和运营,继续开展其原有范围内的业务;并还将布局租金贷、装修贷、消费贷等。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有消息称,2018年4月份开始,链链金融停掉房屋租金贷,转型做汽车融资租赁,但转型以后资产供给严重不足,交易额大幅下降。
链链金融则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该平台并未转型做汽车融资租赁,而是在专注于居住场景的消费金融同时,引入了新的消费金融产品。
“目前平台的业务范围集中在装修、汽车租售、经营等消费金融领域,并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链链金融还表示。
链链金融官网亦显示,其“深耕居住消费金融领域,围绕居住场景,打通装修、经营产业链闭环,同时利用合作伙伴大数据资源优势,实现居住场景化和互联网模式的深度融合,为个人、家庭及中小型企业提供底层资产优质、产品线丰富、资产项目透明的出借产品和借贷撮合服务。”
链链金融:目前尚未出现坏账
不同于不太好看的营收数据,在逾期率方面,链链金融今年来则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该平台项目逾期率为1.47%,金额逾期率为0.08%,而到今年6月项目逾期率则为0.13%,金额逾期率0.02%。
“目前平台上出现的逾期情况,大部分由于系统的技术、稳定性等原因,出现了支付通道故障问题;或者借款人一时遗漏,忘记或者延误还款等。产生逾期的项目,大部分会在5天内完成还款,目前尚未出现坏账。”链链金融方面称,如发生逾期,该平台将通过由专门的风控及客服团队,进行1对1电话提醒,协助还款。
链链金融亦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严格的风控体系,利用海量的数据资源及大数据技术进行多重审核,同时依靠完善的贷后预警处理机制,目前该平台逾期可控,逾期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根据官网信息还显示,链链金融的运营主体是北京美锦互联网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成立,由北京博恒泰和广告有限公司(简称“博恒泰和”)100%持股。法定代表人兼CEO为樊卓鹏,目前注册资本3000万。
而自4月初以来,约有30家网贷平台进行了增资,不少平台更是增至10亿元。
谈及是否有增资计划?链链金融方面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将会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链链金融还介绍称,该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展开合规备案工作。首先,2018年7月,其全量上线新网银行存管系统。其次,响应监管号召,坚持小额分散的出借原则,每一笔出借资金,平均流向上百个借款人,有效降低了项目风险。第三,严格风控管理。最后,完善信披制度,包括在官网设置“信息披露”频道,对机构信息、组织架构、风险教育等内容进行披露,实时更新运营数据,用户可随时查阅;详细披露产品项目信息、出借额度、资金动向等;公开《年度财务审计报表》、《链链金融重点审计专项报告》、《合规审查报告》等报告等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