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瞩目的80分钟会晤结束:暂停7周的中美经贸磋商即将重启

作者:徐芸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29 14:47:59

摘要:约80分钟的会晤结束后,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而在此前,中美经贸磋商已经暂停了7周。

全球瞩目的80分钟会晤结束:暂停7周的中美经贸磋商即将重启

新华社 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6月29日上午11时5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

会晤中,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这是继去年12月1月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之后,第二次重启中美经贸磋商。

在这期间,中美两国团队一共进行了七轮磋商。在2019年5月日—10日的最后一次磋商后,谈判暂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会后透露,中美经贸磋商主要有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而在磋商期间,美国先是宣布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中国很快予以回击,宣布6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紧接着,美国进一步威胁将就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还公布了一份涵盖3805种产品的征税清单。不过,在6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有超过96%的代表反对加征新的关税。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看来,中美关系是“斗而不破”的局面。一方面,对于美国政府加剧对抗的行为,以及偶发事件可能引起的局部冲突,中方都必须未雨绸缪,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另一方面,通过首脑外交、高级别官方磋商、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沟通,可以利用美国政策尚存的某种弹性,延缓部分压力,使“斗而不破”的局面持续下去。

80分钟会晤都谈了什么

在本次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受到全球瞩目。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会晤开始时说,很高兴同总统先生在大阪见面。48年前,也就是1971年,就在离这里100多公里的名古屋,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美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友好互动,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乒乓外交”的开启,创造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佳话。8年之后的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回顾建交以来的40年,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个基本的事实始终未变,那就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近来,我同总统先生通过电话和书信保持着密切联系。今天,我愿同总统先生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定向把舵,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而特朗普则表示,“非常期待与中国的合作,希望我们能够做出尊重两国贸易的事情和决定。我们认为我们曾经是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发生一些事情让我们的关系稍有下滑,现在我们的关系又紧密了一些。如果我们能够达成一个公平的贸易协定,这将是历史性的,我认为两国的代表团都是在非常认真的进行协商,而这次会议将是富有成果性的,我希望能够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13时,会见结束,会见时间约80分钟。

重启经贸磋商

约80分钟的会晤结束后,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

而在此前,中美经贸磋商已经暂停了7周。

去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结束后,两国同意进行90天的经贸谈判。而这次期间,两国的谈判团队一共进行了7轮磋商。其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四轮,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三轮。

不过遗憾的是,经过7轮的磋商后仍未达成最终协议。

最后一轮磋商之后,刘鹤透露,双方在很多方面有共识,但是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关税是不是要取消,第二是关于采购的问题,第三就是文本的平衡性。

刘鹤表示:“我们认为这些事都是重大的原则问题,所以任何国家都有重要的原则,我们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让步。”

随后美国再次向中国挥起关税的大棒,中美经贸关系陷入低谷。不过在会晤前夕,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

在中美领导人会晤前夕,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表示,华盛顿“已准备好”与北京“接触”。他还说,存在“解决”贸易争端的共同目标。

莱特希泽说:“达成某种成功的协议符合中美两国利益。总统说过,如果我们能够为美国达成一项伟大的协议,他肯定想要一项协议。”

历次中美元首会晤回顾

第一次会晤

时间:2017年4月6日至7日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

主要内容:中美双方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会晤期间,中美双方启动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机制,讨论了机制运作方式和工作重点。

第二次会晤

时间:2017年7月8日

地点:德国汉堡

主要内容:两国元首对总体双边关系均表态积极,具体议题涉及政治、经贸、两军和朝核等广泛领域。习近平在会晤中表示,下阶段,双方要共同努力,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他特别强调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特朗普表示很高兴同习近平主席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认为当前美中关系发展很好。

第三次会晤

时间:2017年11月8日至9日

地点:中国北京

主要内容:两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亲切互动、坦诚交流,相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两国元首围绕两国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战略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规划中美关系发展新蓝图,开启中美大国关系新篇章。

第四次会晤

时间:2018年12月1日

地点: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主要内容: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发展、经贸问题等达成重要共识。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就经贸问题进行了“积极、富有成果”的讨论,并达成共识,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现有针对对方的关税税率,及不对其他商品出台新的加征关税措施。两国元首同意,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责任编辑:秦岭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