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有方科技应收账款持续大幅增长 原材料采购过于集中潜藏风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6月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有方科技”)已被上交所问询。有方科技申报创业板于2018年3月终止审查后,将目光投向了科创板。5月7日晚间,上交所披露科创板的受理名单中,有着“物联网领域第一股”之称的有方科技位列其中。
据了解,有方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无线通信终端和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外协加工方式实现)及销售。财务数据显示,有方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前3月(下称“报告期”)营收分别为3.28亿元、4.98亿元、5.57亿元、1.60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153.57万元、5163.21万元、4324.31万元、1546.51万元。
冲刺上市历经坎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申报科创板,有方科技并不是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2月份,有方科技就曾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并在2017年启动了登陆创业板的相关计划。不过,2018年3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上市计划调整,决定暂缓上市进程,并撤回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递交的申请文件。
2018年3月,有方科技终止IPO审查后,2018年4月10日,公司领取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公司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同年5月,有方科技正式从新三板摘牌。
直至2019年5月7日,有方科技才再次回到资本市场的视野,此次有方科技将目光投向了科创板。
据了解,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为产业物联网提供接入通信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涵盖2G/3G/4G/NB-IoT/eMTC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终端及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应用于智慧能源、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商业零售、智慧城市等行业。
报告期内,有方科技营收分别为3.28亿元、4.98亿元、5.57亿元、1.60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153.57万元、5163.21万元、4324.31万元、1546.51万元。
某券商分析人士刘先生表示,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其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和物联网无线通信终端的销售,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9.74%和47.39%。这两块的营收占90%以上,一旦由于技术迭代,引起的销售份额下降,将对未来营收会产生影响。
原材料采购过于集中潜藏风险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已达到 1.2 万亿,完成2020年末目标值1.5万亿的 80%。
站在风口,有方科技在营收方面也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并成为其登陆科创板的有力支撑点。但记者翻阅招股书发现,有方科技存在采购过于集中,对供应商依赖度过高等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营收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存在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招股书显示,芯片是公司产品的重要原材料,报告期内,公司芯片采购支出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4.61%、77.68%、69.48%和63.15%。目前公司的芯片采购主要集中于高通与联发科,在物联网行业中,上述芯片生产厂商掌握核心生产技术,且在短时间内市场中可替代的芯片供应商较少。
长期分析TMT行业的分析师王女士表示,一旦在芯片厂商的销售策略、销售价格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这或将对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及产品成本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该行业的相关公司面临盈利水平下滑的风险。毕竟,有方科技在上游芯片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中扮演着“夹心饼干”的角色,话语权并不强。一旦芯片供应商供应有所变动,有方科技也将受其影响。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分别为10,397.34万元、18,109.77万元、30,555.20万元和28,957.39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 38.95%、52.16%、51.24%和 47.60%。公司智能电网领域主要直接客户为威胜控股、科陆电子和科大智能等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最终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国有电力企业,由于行业惯例和终端客户特殊性,使得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较低,但回款周期普遍较长。
刘先生表示,由于应收账款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公司运营效率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应收账款回款出现周期过长或者不能按期收回或主要客户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公司将可能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风险,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经营现金流持续三年为负
据悉,有方科技是一家物联网接入通信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无线通信终端和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外协加工方式实现)及销售。而从有方科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来看,该公司在业界似乎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招股书显示,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有方科技在2016年至2018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08万元、2454万元、4058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达到5.21%、4.92%、7.28%;研发人员在公司员工中占比分别为44.02%、48.03%、54.83%,呈逐年上升趋势。
公司核心技术处于国内行业前列水平,掌握并精通了5项核心基础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并形成了11项特色核心应用技术。而且还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包括4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1项软件著作权。
刘先生表示,虽然营业收入还算不错,不过从公司财报来看,其营收和净利这两块增长,相较于科创板的其他企业来说还是有点“弱”,而且净利润有下降的趋势。具体而言,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28亿元、4.99亿元、5.5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3.57万元、5163.21万元、4324.31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其2018年营收同比增长11.62%,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6.25%。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物联网行业的爆发催生了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比如说,深陷“资金渠道有限”的苦恼。目前有方科技资产规模较小,支撑公司增长的资金主要源自自身经营积累和银行贷款,报告期内公司虽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补充营运资金,但仍难满足公司预期业务迅速增长的资金需求。
而由于物联网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资金来源的局限势必对公司开拓其他物联网应用领域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其也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由于物联网细分行业众多,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信息数据维度广泛,客观上吸引潜在市场竞争者进入该行业的角度和方式也多种多样。
此外,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36亿元、-0.63亿元、-0.77亿元和0.09亿元,基本上呈现净流出状态。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52亿元、0.43亿元和0.15亿元,净现比分别为-167.62%、-122.58%、-178.90%和56.55%,可以看出,公司的净利润现金含量极低。
对此,刘先生表示,由于公司上下游结算周期不一致的原因,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时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大于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使得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净利润大幅背离。不过,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资源支撑的企业将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如果该公司不能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则有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减少,进而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公司原材料采购过于集中等问题,记者先后向有方科技致电和发送采访函,期望能得到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给予回复。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