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北京银行引领银行股“暴动”的逻辑

作者:钱秋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06 20:24:09

摘要:一则“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表示有望在台湾开设分行”的消息,使城市商业银行跨区扩张的消息又重回人们视线。而此前9月北京银行长沙分行正式对外营业,这是北京银行的第6家异地分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一则“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表示有望在台湾开设分行”的消息,使城市商业银行跨区扩张的消息又重回人们视线。而此前9月北京银行长沙分行正式对外营业,这是北京银行的第6家异地分行。
    事实上在城商行跨地域的外延扩张受到关注的同时,城商行成信贷投放主力也成坊间热议的话题。中金公司的报告显示,城商行9月份的实际贷款利率环比亦有上升,上浮程度比8月份提高5%至10%。当月城商行等机构新增贷款高达3908亿元,而四大行仅1105亿元。
    而以北京银行为首的城商行的优势早就直接体现于资本市场中并得到反应,北京银行接替三大行成新一届银行股护盘的领袖。9月1日,北京银行大涨5%,率先带领银行股开始出手护盘,带动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涨幅分别达到4%和2%。随后带动工中建三大行多家银行股涨幅超过3%。
    随后9月11日、24日上演相同情况,在北京银行领涨5%左右的情况下,带领银行股全线飘红,银行股的反攻给大盘上涨奠定坚实基础。而北京银行也完成从8月至今的“V”型反转,8月底一路探低随后乘势上扬,股价也从13.85元/股涨到19.24元/股,涨幅达40%。
    随后央行公布9月信贷数据显示,经过前9个月贷款高增长之后,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依旧高达16.12%,南京和宁波三家上市城商行其资本充足率也仍高达12.5%以上。高信贷投放并没有影响贷款结构,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表示:“城商行很少像股份制银行那样,上半年以票据贴现换得贷款空间,贷款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事实上,城商行成信贷主力绝非两三月之功。过去两年,城商行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期。
    但是,面对早已“四大行分割”的全国金融布局,城商行优势何在?业内人士说明,“相比国有大银行,城商行的历史包袱少,不良资产完全剥离不仅使其不良率很低,而且也优化了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在走出地方的局限之后,城商行将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从而也就有了更大的选择客户的余地。
    而全国城商行中改革发展最成功的当属北京银行。
政策支持 利润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四大行仅 1105亿元,占比从此前70%以上的水平陡降至24%左右,其它1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仅新增154.25亿元。与大型银行信贷投放萎缩相反,当月城商行等机构新增贷款高达3908亿元。
    事实上,城商行成信贷主力绝非两三月之功。过去两年,城商行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期。先是部分城商行变身“省商行”,部分领先城商行实现了上市融资,同时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以目前最大的城商类上市银行—北京银行为例,在2004年的总资产规模还只有2000亿,到2008年已经超过了4100亿,4年时间扩大了一倍。
    与此同时,城商行跨地域的外延扩张也受到关注。就在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下半年如何提升资本充足率绞尽脑汁时,在跨区域经营中尝到甜头的城商行却呈现逆势大扩张的势头,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日前就公开表示该行计划在台湾开设分行。北京银行以往的业绩也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誉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领头羊”。  
    事实上,已经迈出跨区域经营步伐的以北京银行为首的城商行已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异地扩张冲动强烈。  
    此前9月,北京银行长沙分行正式对外营业,这是北京银行的第6家异地分行。而北京银行方面也表示,该行进入长沙,将把包括“财富1+1”、“小巨人”等成熟品牌带到湖南,发挥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朱琰说:“北京银行进入全国更多地区,将给各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带来竞争,发挥鲇鱼效应,有助提升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水平。”  
    在过去的3年里,北京银行陆续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和珠海设立分行和香港代表处。朱琰表示:“政策的鼓励以及这些城商行走出去可获得实实在在的利润,是城商行逆市扩张的两个重要因素。”  
    政策方面,今年4月底,监管部门放宽了城商行异地布局的市场准入政策。一方面,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另一方面,审批程序得到简化,省内分支机构审批权限下放给各省银监局。  
    利润方面,经过多年跨区域经营后,值得城市商业银行期待的是,异地扩张带来了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和新利润增长点。以北京银行为例,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其五家异地分行贷款余额510亿元左右,占该行全部贷款的21%,新增贷款占该行贷款增量的41%;新增存款占全部存款增量的26%。其他进行异地扩张的城商行均有不俗斩获。  
    由此看来北京银行并不是个例。由于此前银监会放宽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家数限制,城商行外埠扩张脚步骤然加快:浙商银行落户北京金融街、大连银行沈阳分行开业、盛京银行北京分行落户北京CBD核心区。 
    事实上,利好政策的确为城商行提供了良好的扩张机遇,而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也要求城商行发展壮大。但是,面对早已“四大行分割”的全国金融布局,城商行与国有大行的区别在何处?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本报记者指出:“相比国有大银行,城商行的历史包袱少,不良资产完全剥离不仅使其不良率很低,而且也优化了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城商行资本充足率高
信贷结构合理
    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外延式扩张依然是银行业最直接有效的增长方式;而在监管层对资本充足率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在资本充足率上具有明显优势。曾刚表示:“不像招行、浦发等非要通过再融资才能满足监管要求,特别是北京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华泰证券分析师刘晓昶认为,资本监管的加强制约了部分资本充足率不足或勉强达标的商业银行的扩张,但是对于资本金充足的城商行,无疑相对增强了其扩张能力和竞争优势。
    从银行资本充足率来看,截至2008年底城商行如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6%以上,远高于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的标准。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如华夏银行、招行和兴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1.0%-11.5%之间,其他上市银行如浦发银行以及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则更低。  
    另一方面信贷规模扩张生猛也成为2009年城商行生存的王道法则。信贷投放方面,三家城商行宁波、南京、北京前三季度同比贷款增速分别为62%、59%和4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北京银行最为突出,在不少银行上半年信贷扩张导致存贷比逼近75%的红线时,北京银行最新存贷比仅为64.8%,其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都远在监管层要求之上。  
    但高信贷投放并没有影响贷款结构,东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李文表示:“城商行很少像股份制银行那样,上半年以票据贴现换得贷款空间,贷款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以北京银行为例,2009年以来北京银行的新增信贷中贴现占比一直不高,三季度贴现占新增信贷比已降低到3.5%左右。相对的,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08年底降低了0.41%,南京银行下降了0.27%。  
    规模扩张的同时,上市城商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保证了利润水平更快增长。以北京银行为例,2004年的净利润/总资产为0.68%,到2008年上升到1.3%,盈利能力上升一倍。也就是说,4年期间北京银行规模扩大一倍的效应体现在利润上会再次被放大一倍。与之对应,2004年北京银行的净利润为13.8亿,2008年上升到54亿,扩大到了4倍。与之类似的,南京银行的盈利能力从2004年的0.76%上升到1.55%,净利润增长6.6倍。
    来自银行研究机构银联信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北京银行上半年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78%,位居8家城商行之首,8家城商行的平均数值约为0.52%。而同样抽查的8家股份制银行中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仅为0.52%,平均数值约为0.42%。  
    这些都成为城商行异地扩张的坚强后盾,但同时城商行也不能忽略扩张面临的困难。相对于在本地天时地利人和的生存环境,城商行异地扩张就像是要进行野外生存。  
    初来乍到,城商行需要面对的困难一是脱离本地资源优势;二是异地市场上有享受垄断优势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有机制灵活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股份制银行。曾刚指出:“作为地方银行,城商行对其客户信息以及客户需求的把握更为准确,相对于全国性银行较长的管理链条,城商行在决策方面往往也更有效率。”
北京银行成城商行标杆
    城市商业银行发源于城市信用合作社。
    1995年6月,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挂牌。由城市信用社到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变不仅仅是把原来规模众多、一盘散沙的城市信用社变身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支行。随后北京、南京分别成立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从1997年以来,城商行体制改革出现多元化,扩大了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试点范围。
    2007年,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拔得头筹进行股份制改革,随后7月19日分别登陆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展开了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破冰之旅。其后9月19日,北京银行也顺利上市,掀开城商行发展的另一页。直到今天以北京银行为首的城商行在全国进行稳健扩张。
    在此期间北京银行成功实现了更名、引进外资、走出区域、成功上市等重大发展战略:2005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荷兰国际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2006年,在天津设立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2007年,A股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资本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西安、深圳、杭州分行相继成立,香港代表处正式设立,不仅实现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以及中西部市场的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也将经营触角延伸到国际金融市场。直到2009年在长沙开设支行,并在未来有望将支行开到台湾。  
    北京银行的改革历程浓缩了中国城商行的历史;亦为城市信用社和城商行改革发展树立了标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