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出现统计数据严重造假案:教育体育局替企业编造数据,县委弃毁证明资料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28 21:32:2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严重失实、严重阻碍监督检查、造成严重后果”,一段官方通报中,出现了三个严重,口吻之严厉隶属罕见。
5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关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和建水县经济普查违法案件的通报》,通报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称红河州)泸西县和建水县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普查数据严重失实。建水县委和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提供虚假情况,严重阻碍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有关部门毁弃相关证明和资料,造成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报的不久之前,云南刚刚以GDP9.7%的增速,位列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第一。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近年来,云南由于数据造假,近几年被多次点名。一位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云南两个县的统计数据造假,是以往非常典型、但现在已经不常见的手法。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不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总体上保证了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个别地方还很严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称。
对统计局来说,加强统计执法和案件通报是遏制统计弄虚作假、形成震慑警示作用的必要手段。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已经陆续通报了4起典型统计违法案件。
又见云南造假
今年4月18日,吉林省白城市因统计数据失实被通报。国家统计局在通报中称,白城未严格执行经济普查方案及普查工作要求,有关专业普查数据严重失实。
措辞中,“严重”仅出现了一次。然而,此次红河州的通报,官方用了多个严重。
此次通报称,云南泸西县和建水县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普查数据严重失实。其中,云南建水县委和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提供虚假情况,严重阻碍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有关部门毁弃相关证明和资料,造成严重后果。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的立案调查发现,泸西县和建水县经普办通过召开工作培训会议等方式,指使、授意企业按照指定的数据填报四经普报表。
泸西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要求企业按照给定的增速或数据填报,教育体育局编造并代填代报四经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据,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有关乡镇要求普查对象按照任务数上报。
建水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以“调研”名义干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有关乡镇伪造投资项目入库材料和合同、打捆并代填代报企业统计数据。
建水县委和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提供虚假情况,严重阻碍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有关部门毁弃相关证明和资料,造成严重后果。
《通报》指出,红河州泸西县和建水县经济普查违法案件中出现的有关方面非法干预普查对象独立真实上报普查资料、未严格执行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规定要求和严重阻碍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等普查违法行为,严重影响普查数据真实准确,严重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触碰党的纪律底线,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现在虚报夸报数据不仅不会升官,还要降职。”宁吉喆此前表示。但《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云南由于数据造假被点名通报,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2年,国家统计局实行“四大工程”联网直报制度,要求所有的规模以上企业先进入企业名录库,由名录企业独立向国家统计局上报经营数据,借此斩断地方政府在中间环节造假的可能。
然而,云南陆良县从数据源头——企业身上做起了文章,干扰企业直接填报。
2013年,国家统计局通报,云南陆良被查出数据造假,其中被抽查的28家工业企业2012年63.4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虚报的就有35.2亿元,虚报数据超一倍。
2016年6月,国家统计局局长吉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统计部门要把防范和遏制统计弄虚作假、提高数据质量作为重大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厚植共享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动统计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8年1月,审计署披露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问题。
当年8月,宁吉喆公开表示,统计造假已经少见,国经济数据造假的问题都已经过去了。
但2018年9月,云南再次爆出数据造假。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示显示,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昆明市五华区企业严重违反统计法,提供的主营业务收入统计资料不真实,违法数额达应报数额5倍以上。这些企业应当被认定为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并进行公示和联合惩戒,但云南省统计部门并未按照要求进行认定和公示。
重拳出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云南“开门红”,GDP增速全国第一。
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云南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5.1%、12.0%和8.1%,均高于全国第一、二、三产业一季度增速;在“三驾马车”方面,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全国第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1%,增速全国第1;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4%,增速全国第9。三项数据均高于全国增速。
“对于个别方面, 有的领域存在的统计虚假的现象,虽然它是个别的、少数领域的,我们是零容忍,严查处。”宁吉喆此前对媒体表示。
虚增经济、财政和税收数字可能会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判断,随着政府加大力度打击造假行为,以前曾经虚增数据的地区会面临巨大压力。
据宁吉喆介绍,2017年4月,国家统计局负责打击数据造假的统计执法监督局的人员大约10人,到2018年8月,已经增加到了60人。宁吉喆表示,该团队对每一宗统计虚假案都展开调查。
此前,辽宁省承认财政数据造假,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当地官员表示,统计数字要“光明磊落”。宁吉喆表示,对于统计中可能存在不实的地方,会依法依规地去发现问题、核实问题、解决问题,也包括修订和公布数据。
对于此次红河州的数据造假,通报表示,国家统计局将按规定和程序移送云南省委省政府依纪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对于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国家统计局始终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始终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将进一步加大对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造假、弄虚作假案件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普查违纪违法责任人责任,坚定不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欢迎广大普查对象和社会公众向国家统计局和地方各级统计机构、普查机构举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造假作假线索。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