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财报丑闻被揭开 ——如何重整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功能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价值投资应当是市场的主要投资思路。没有长期稳定的投资,任何上市公司都没有办法好好地发展壮大自己的主营业务。
如果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以做差价的投机策略进行交易,则股价波动很不稳定,不利于公司利用公开市场的诸多功能进行融资,公司成长缓慢,久而久之更有可能造成大股东对公司失去信心,从而抛售股票。
可以说,投机气氛过于浓重的市场,不论是对投资人的收益而言,还是对公司的良性发展而言,都是不利的。只有一价值投资的思路主导了市场,资本市场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反补作用,帮助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
价值投资是投资者能够大概率赚钱的重要策略
有过交易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投机交易并不是学习几个指标,看几本书就能够轻易赚钱的。能够通过投机交易赚取利润的人,不单单是要有丰富的技术知识,交易经验,情绪克制能力以及多事物的洞察能力,甚至是交易第六感等能力,都是要很强大才可以。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成的。
但价值投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只要是你熟悉的优质公司,你能够很好的判断其目前的状态是被价值低估的,或者其接下来的数年都会以一个很快的速度成长,就可以买入而不用过多的顾虑短期的价格走势。虽然达成盈利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是盈利的确定性比较的高,而且相对付出的沉默成本非常的小。
对于业余投资者而言,价值投资是比较划算的一种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建立在“真的”公告数据之上
上市公司的各项公告以及数据,都是一种公司情况的展现,是为数不多的,外部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内部运行情况的途径。而财报则是放映这些情况的具体数据,是公司的体检报告。
如果上市公司在财报和公告上做手脚,就好比你去医院看病,你说自己头疼,但是体检报告却显示是你的脚有问题。当然,有经验的医生往往能够很快判断出问题到底处在哪里。但是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并没有这样丰富的经验,有要怎样去判断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该投资呢?
如此久而久之,投资者便会开始怀疑价值投资策略,以至于放弃价值投资。
市场需对财务丑闻进行“做空威慑”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敢在财务上做手脚,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的处罚太轻,另一方面缺乏市场的做空威慑。
你可能还记的几年以前,浑水公司做空辉山乳业事件。当时在港股上市的辉山乳业,掩藏其内部财务问题。不了其行为还是被浑水公司发现,浑水连发两份研报披露其财务问题,使其股价在一天之内下跌90%。
这是在港股的案例。在港股市场,是可以很容易的借券卖空,从而实现对某个股票的直接做空。而在A股市场,这种机制十分的不完善,以至于机构在揭露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时候无利可图。而可以卖出的机构,都是该公司的持有者,他们更希望公司股价上涨,而不是下跌,所以更不会站出来揭发公司了。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更加的有恃无恐。
缺乏“做空威慑”,很难真正意义上杜绝上市公司的“假账”和“丑闻”。要用市场内在的力量去监督市场本身,往往会比行政强制介入更有效。
在“做空威慑”之下,投机交易者可以通过发现上市公司的欺瞒行为进行做空,从而获得利润。这其实是对投机者发现这些违法行为,并将其公之于众的奖励。同时上市公司又碍于“做空威慑”,不敢再对市场有欺瞒之举。那么市场整体的公正公平性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当然“做空威慑”与做空股市,完全是两种概念。它是一种威胁,一种警醒。有这个机制存在,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的去运用,却能够很好的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当然,我们A股在短期之内,还很难实现“做空威慑”。如果哪一天,A股真正有了“做空威慑”机制,那么A股就已经成为真正的成熟市场了。
总结:
投资者有这样的疑问也是免不了的。不过要投资优质的公司,这一主治逻辑永远是不会错的,至于是什么样的优质公司,怎样去判定一家公司的优质,那么我们可以像办法来分辨。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谨记,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好公司,在未来未必是好公司,当市场环境改变了,那么我们的选股策略也要相应的有所改变。
编 辑:江迪雯主 编:朱 博
关于【视多课】:
【视多课】教育平台由“上海泰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凭借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庞大的师资储备;并结合多年互联网平台运维经验;旨在将更科学的投资技巧与更先进的投资理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带给广大投资者。2018年11月8日,《华夏时报》与“上海泰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华夏时报 —— 视多课投资者教育事业部”,共同运营【华夏-视多课】在线教育平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