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挺进大健康产业蓝海,伊利亮出硬核驱动力

作者:于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4-09 15:46:56

摘要:如今,伊利实行多元化布局,不断拓展新品类,在乳品之外又打造植物蛋白饮料、功能饮料等新的增长点,致力于从乳业向更广阔的健康食品产业跨越。潘刚凭借卓越管理能力,为企业发展开拓了又一个新局面,同时为“管理也是生产力”又增添了新注脚。

1.jpg

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明确将管理列为生产的要素之一。如今,“管理也是生产力”这一理念已被广泛认同,并被很多优秀企业所证明,伊利集团的发展就是一个鲜活案例。

近期,伊利发布的年报显示,2018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近8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增长达115亿元,净利润64.52亿元,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32%,再次刷新行业纪录。伊利营收从2017年的680.58亿到2018年逼近800亿关口,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有分析人士表示,伊利能够取得如此业绩,在于它有一项硬核驱动力,就是优秀的管理能力,靠的是董事长潘刚在管理运营上的硬功夫。

2.jpg

潘刚认为,“作为管理者,既要着眼长远,明确战略方向;也要重视细节,做好精确管理。”对此,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左眼是‘望远镜’,右眼是‘显微镜’”。潘刚正是用“望远镜”来洞察行业大势,保持战略远见,用“显微镜”来进行精确管理,稳定发展基础。

凭借战略远见,不断突破行业发展的“天花板”

对快消品行业来说,要突破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就必须洞察形势,进行长远布局。在伊利的发展中,由潘刚开拓的液态奶事业就是一项划时代的布局。过去,因为液态鲜奶的保质期短,只有靠近牧场的人才能喝上牛奶,乳业发展遭遇“天花板”。到1999年这种情况彻底改变了,那一年潘刚组建起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带领团队进行大胆革新,在业内首次规模化引入现代超高温灭菌液态奶生产线,将液态奶在常温下的保质期延长了20多倍。这一变革开辟了乳业发展的新格局,为伊利打造了新的增长极。在2000年以前,伊利液态奶年收入仅6000万,变革效果立竿见影,2000年当年就实现营收5亿元,随后几年更是成倍增长,12亿、24亿、46亿……在液态奶业务的推动下,伊利2005年的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这一重要决策,不仅为中国乳业发展挖掘了新蓝海,更重要的是,成为推动中国人健康水平的里程碑。牛奶饮用从此不再受到地域限制,960多万平方公里上的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牛奶的滋养,中国从此进入“液态奶时代”,中国乳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如果没有伊利开创的液态奶时代,国人的健康水平不会在近20年来大踏步前进。

3.jpg

曾经,中国乳业在全球声量微弱,如何突破“天花板”让中国乳业品牌受到世界更多关注?伊利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就实现了这样的一次突破。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成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喜讯传来,很多人兴奋难眠。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潘刚敏锐地意识到,这场盛会将成为中国向全世界展现风采的舞台,中国乳业要把握机遇,不能缺席。为此,潘刚力排众议,表示“我们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要让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最终,经过严格的品质考验,伊利产品进入北京奥运赛场,引起全球瞩目,还受到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点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这次决策,提升了伊利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亮相奥运也成为伊利国际化的先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潘刚将目光投向海外,推进国际化战略,再次打破中国乳企走出去的“天花板”。在潘刚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伊利的“全球地图”,“地图”中标记着伊利在全球的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基地等,潘刚常在地图前进行国际化的思索。为了开阔国际视野,伊利的高管们还走进美国硅谷,造访领英、Facebook等企业,进行对标之旅。潘刚说,“对标是行为,收获的是智慧,是经验,归根到底是精神。”

保持战略定力,让品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4.jpg

对消费品行业来说,品质是硬道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潘刚将品质放在了发展的第一位。在他看来,企业宁可不发展,也不能放弃保证产品品质这份初心。在这种战略定力下,潘刚提出了“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从细节入手,进行精确管理。拿质量检测来说,伊利建立了“国标线、企标线、内控线”三道品质保障线,检验项目总数多达1000多项,这样严苛的品质标准让合作的海外供应商都为之惊叹。细致的品质管理让每一种伊利产品都是匠心的凝聚。在此基础上,伊利还细心体察消费需求,通过创新推动品质升级,安慕希这款拳头产品便是如此。常温酸奶口味独特,饮用方便,很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味蕾,伊利依托欧洲创新中心,打造了安慕希这款常温酸奶,并不断从细节入手,推动安慕希的品质升级。

一间幽静的实验室,窗帘低垂,里面坐着数十人,一套仪器罩着整个头部。这些人手中拿着一瓶安慕希,拧开盖子,细细品尝……这不是他们在脑部体检的间歇补充能量,是伊利在利用脑神经测试来做消费者研究。测试过程中,受测者的情绪变化通过脑电波数据反映出来,因为拧不开瓶盖所表现的微弱情绪波动,都会被敏锐地捕捉到。通过这种对消费者体验的细致考察,伊利不断完善产品设计,进行品质升级。过硬的品质让安慕希广受消费者青睐,2018年安慕希销售额突破140亿元。安慕希的成绩,是潘刚推动精确管理,提升经营业绩的生动案例。

当下,人们在健康方面有了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大健康产业风势骤起。潘刚又把握风向,引导伊利对标全球健康食品行业巨头。如今,伊利实行多元化布局,不断拓展新品类,在乳品之外又打造植物蛋白饮料、功能饮料等新的增长点,致力于从乳业向更广阔的健康食品产业跨越。潘刚凭借卓越管理能力,为企业发展开拓了又一个新局面,同时为“管理也是生产力”又增添了新注脚。

编辑:蒲巧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