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央企改革的投资机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29 09:52:15
一、央企改革初见成效
未来央企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依靠改革,只有这样的战略方针,才会有利于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央企改革目前正处于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阶段,在国有资产监督、国企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体系等方面做出了合适的规定,已形成“1+N”文件体系。
2015年以来,随着央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央企的经营得到了明显改善。2018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中央企业的业绩逆势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和总利润1.7万亿元的好成绩,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所以,央企改革概念股值得我们重视,下面了解下军工板块的央企改革。
二、军工央企改革的三大方向
2019年是央企改革的攻坚年,改革将不断向前深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央企改革重点是着力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向管资本转变。是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是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是着力推进董事会建设和经理层任期制的契约化。是着力多措并举,强化正向激励。
具体到军工企业改革方面,由于军工行业涉及国家安全,有较为严格的保密要求,所以多采用相对保守的改革方案,在以往的数次国企改革浪潮中,军工企业改革进程都是相对比较缓慢。不过当前在深化国企改革和深化国防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军工企业改革的步伐有望加速。我们梳理了近年来军工改革的相关政策,推理认为军工企业改革未来可能有三大方向:
方向一:进行企业战略性重组
自启动国企改革以来,中央企业重组已形成常态化,中央企业先后完成了20组38家集团的重组,中央企业数量从116家调整至96家。央企重组涉及粮油、航运、能源、装备制造、通信等多个领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当前在国外竞争压力加大和国内造船产能依然过剩的大背景下,造船领域战略性重组可能是顺应国企改革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个方向。所以国企改革的积极推进,有望给船舶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整合。
纵观船舶的发展历程,中船重工集团和中船工业集团出自同门;在业务方面,业务结构相近,重合度比较多;在国际市场方面,两船集团会面临与当年“南北车”相同的竞争格局——就是两船集团的内部竞争;所以在积极推动船舶领域企业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未来有可能重现类似“南北车”合并事件,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两船集团上市公司的相关动态,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已经列在下方图片中。
方向二:对企业进行降本增效的改革
军工央企改革前,军方装备主管部门全权负责军品采购,拥有“确定装备构成和价格、制定技术指标、选定生产厂商、把控装备质量”四大权力。由于权力集中,装备采购方面的渠道化现象比较严重,使得装备产业的竞争力变的虚弱。
军工央企改革后,有望将装备采购种类和招标审价、装备技术参数确定、装备供应商确定、装备质量审核与监督等职权划分到无从属关系的不同部门,各部门职责将会十分明确,开始加强采购规范化运作。过去以渠道为主的供货方式将被取代,使得装备产业的竞争力未来得到不断提高。
方向三:军工资产有望加速证券化
过去的十年是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的十年,主要表现在将成熟的公司制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18年以来,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动作逐渐频繁,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电科系”和“航天系”企业,速度开始加快。当前进入“十三五”后两年,2019-2020年可能是军工集团进入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小高峰,部分未上市的军工企业资产和部分事业单位资产有望划转成企业后打包上市;
三、投资机会的分享
综上所述,随着央企改革的不断前进和资产证券化率的逐步提高,各军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有望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充分受益。所以,当前和大家分享下军工央企改革的两个投资机会:
第一个,积极关注通过改革有望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的军工上市公司,比如中直股份、内蒙一机、航发动力、中航沈飞和中航飞机;
第二个,积极关注受益于集团战略性重组或相关领域资产整合的军工上市公司,比如中船防务、*ST船舶、中国海防、国睿科技、四创电子、中航电子、中航机电和航发控制。
编辑:江迪雯 主编:朱 博
关于【视多课】:
【视多课】教育平台由“上海泰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凭借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庞大的师资储备;并结合多年互联网平台运维经验;旨在将更科学的投资技巧与更先进的投资理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带给广大投资者。2018年11月8日,《华夏时报》与“上海泰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华夏时报 —— 视多课投资者教育事业部”,共同运营【华夏-视多课】在线教育平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