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集体减仓回避调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否极泰来。一边是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鸣锣奏乐欢庆上市,一边却是基金“积极”减仓。
联合证券对10月第三个交易周的仓位测算显示,基金平均仓位为80.68%,较前一周的81.27%下降0.59%。根据投资类型测算的结果进一步显示,股票型、混合型平均仓位分别从85.86%、73.90%下降至85.28%、73.26%。
为何多数基金近期选择减仓,其中尤以华夏基金减仓幅度较大?他们近期调整仓位的战略布局又指向何方?
减仓与投资意愿达成一致
记者注意到,联合证券测算发现,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华夏基金公司整体仓位由84.93%降至83.82%,这一数值虽然高于80.68%的平均仓位,但在这一周中,华夏基金的仓位下降幅度却达到1.31%,远高于0.59%的平均水平。
中信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严高剑对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的两只基金监测显示,华夏大盘两周内仓位大减11.64%,另一只基金——华夏策略也减仓4.42%至69.33%。
记者注意到,基金的减仓行为与近期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似乎达成一致。
招商证券对2009年三季度中国城市居民投资信心及投资意愿的调查显示,三季度居民对未来三个月的投资信心及投资意愿仍保持乐观水平,但随着股市的调整,信心及意愿指数持续攀升的趋势暂缓。
“随着8月份股指的回调,居民对股票投资的信心明显下降,信心指数从130降至98(指数最高为200),投资意愿指数也从124降至104。”招商证券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指出,这显示出未来三个月流入股市的资金将可能明显减少。
此外,基金市场方面,总体而言,居民的投资信心和意愿指数均有下降,信心指数从125降至110,意愿指数从115降至110,显示三季度资金流入基金市场的倾向将较二季度有所下降。
市场调整需求是减仓动因
为何多数基金在近期选择减仓?投资者的信心也趋于下降?
华夏基金新闻发言人周林林向记者分析称,三季度股市呈现较为剧烈的震荡态势,原因主要在于7月份市场上涨速度过快,市场乐观情绪过浓,进而使得市场短期风险大量积聚,因此,市场存在调整的要求。
“对此,华夏基金旗下基金均有所警惕,在仓位和行业上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力求为投资者控制好风险。”
此外,山西证券基金分析师段超也向记者指出,基金减仓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从资金面来看,由于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初期会对主板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在华商动态阿尔法拟任基金经理梁永强看来,目前的市场确实处于一个尴尬地步。
“从长期看,三季度的调整使得市场泡沫得到挤压,估值回归合理区间,但既没有明显低估也没有高估,就意味着股指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在流动性变化不大的前提下,估值提高的几率比较小。”
不过,梁永强也指出,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看,宏观经济已度过最坏的情况,未来几个月的宏观数据可能持续走好,企业盈利将对A股市场走势形成有效支撑。
四季度或现业绩浪行情
记者在北京多家营业部采访散户投资者时注意到,他们普遍关注基金减仓是否意味着看淡后市,对此,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并非如此。
关于四季度及明年市场情况,周林林表示,经过三季度的震荡,股市整体风险有所释放。从宏观经济来看,中国经济“保八”的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尽管欧美持续复苏的动力尚不明确,但已逐步走出低谷并企稳;从企业基本面看,部分受益投资增长且产能受限的企业存在超预期盈利的可能,其他行业企业盈利预期也有所好转。
“这些有利因素将为股市进一步回暖提供较为坚实的支持。不过,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微调、新股IPO、企业再融资、大小非解禁等,将使得股市仍存在短期震荡的可能。”周林林强调,华夏旗下基金目前对市场依旧谨慎乐观,现正积极着手布局2010年,力争在经济复苏、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掘那些成长性好、价值相对合理的企业。
华安基金也明确表示,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历史均值水平附近,总体估值合理,且企业利润加速回升成为大概率事件,已从不确定走向确定。
相比较而言,华安基金对于四季度行情更为乐观。华安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四季度大盘完全有能力发动一轮基本面主导下的业绩浪行情,市场重心将在震荡中逐步抬高。”
他认为,在宏观经济走在复苏大道的同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加速回升已是大概率事件。根据华安基金的保守估计,2009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将为17%—21%,且预计三季报公布后,不排除盈利预测进一步向上修正的可能。
“当前,关于经济与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与大盘中期走向密切相关的两个核心要素,其一是经济恢复的强度及其持续性,尤其是后者;其二是政策转向的时间与力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流动性变化。其实这两个要素的微幅变化,目前对市场影响不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