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两会丨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 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作者:王仲琦 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05 14:15:54

摘要: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体做法是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

两会丨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 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仲琦 冯樱子 两会报道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已经进入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体做法是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报告指出:“要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表现突出。来自中银国际证券的研报显示,从量上来看,小微企业融资余额增速连续4个季度放缓,并低于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13.2%的水平。从贷款利率来看,以温州利率指数作为小微信贷利率的参考,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平均利率一直处于15%以上水平,在银行渠道融资获取困难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只能转向各类利率高企的民间借贷途径。

究其原因,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风险较高,融资难和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银行业缺乏开展较高风险小微业务的动力和能力,而且向小微投放信贷带来的高不良也使得银行对待小微业务更加审慎。

如何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持续成为政府、监管层以及金融业等相关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在去年10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发展战略、市场定位方面,把民营经济、小微农商行企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把改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等放在董事会、高管层工作中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在此前,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中国工商银行时指出:“服务小微企业要“两条腿走路”,既要靠大银行,还要靠中小银行!”

我国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机构有数千家之多,主要集中在县域市场,而这一市场恰恰是融资需求旺盛的地带,小微金融服务空间巨大,因此中小银行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

中小银行纷纷推陈出新,开展小微金融服务。具体来看,常熟银行小微模式不同于传统银行将企业法人作为放款对象,而是以个体工商户、夫妻店和三农为主要放款对象,平均单户金额低于20万。此类贷款由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往往风险更低更分散,2018年三季度,常熟银行不良率仅1%。同时常熟银行实行总行集中审批和信贷工厂的标准化审批模式,审批权限全部收归总行,异地严控大额信贷,有效把控风险。此外常熟银行是当地网点布局最广的银行,且各分支机构仍在不断推进网点下沉到乡到镇,充分发挥熟人熟地优势获取客户多维数据。

网商银行更加专注长尾客户、互联网场景金融。该行的小微模式主要业务都通过线上开展,主要客群是基于“阿里生态圈”内的小微、三农商户和基于二维码收款的线下个体户,2017年平均单户贷款金额仅2.8万元,真正做到专注长尾客户。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撑的小微产品放款快,纯信用,灵活度高,显著区别于传统银行信贷产品。在风控方面,海量多维的大数据支持贯穿贷款从申请到发放的全流程,网商银行能够在场景生态内通过“人”“财”“物”三个维度充分把握客户风险,截止2017年网商银行全部信用类贷款的不良率为1.23%,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伊川农商行和邹平农商行等农信机构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当地具体情况,推出灵活多样的产品,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报告认为。

公开信息显示,从2010年到2018年,我国中小银行增加了近千家,增速可观,新增的中小银行主要是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但是,从目前的统计来看,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的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银行不能复制大型银行的模式,追求跨区域的发展,而应该立足于服务特定区域,对一些特定行业进行更加精心的分析,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把支持小企业做成“大事业”。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