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盲目放贷或干扰优质民企正常经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1-16 11:09:3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邸凌月 佛山报道
“盲目放贷,形成民营企业过度的资金支持,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相反干扰或者扰乱了优质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1月13日,由佛山市工商联主办、主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制造业挑战”2019中国制造论坛在佛山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在会议上表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需要精准纾困。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贵,目前监管部门纷纷出台具体措施,金融机构也积极行动起来,但是怎样找出真正需要资金支持、同时又具有发展优势的民营企业?何德旭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加以区分,才能精准纾困
一是不同企业类型有所甄别。
“对于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良好、技术先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负债结构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我们应该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达不到这样标准或是不符合一定条件的,即便它是民营企业,我们也不能够解决它所谓的融资难题的问题。”何德旭认为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有融资困难都应该解决。
二是区分不同融资需求民企。
“有的民营企业是完全得不到融资支持的,有的民营企业是能够得到融资支持,但不可持续,还有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市场上、金融机构体系里获得融资,但要付出比较高的代价,即高利率。”
何德旭认为,有的民营企业希望在银行贷款,但方式也有差别,或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有的企业在市场上融资,可以发行股票,也可以发行债券、票据。所以就出现了融资需求不同,意味着在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时应该提供不同的融资环境、融资渠道。
三是分清融资难的内外原因。
民营企业融资难有的是自身成长问题,比如偏离主业,过度融资、高杠杆,其中相当部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都是自身因素造成。
“有的民营企业确确实实是受到了所有各方面的歧视而得不到融资的支持,但是相当多民企并非是企业性质而制约了融资需求,实际上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融资不畅。自去年以来,特别是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情况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其中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短借长投、偏离主业、快速扩张导致了资金供应不足,资金链断裂,所以导致了信用债违约。” 何德旭认为民企融资难也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四是区分是旱灾还是涝灾。
“民营企业因为缺少资金而去融资,我称之为旱灾,但同样应防止另一种情况——涝灾,即一哄而起,盲目放贷,形成过度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实际上,现实状况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金融机构锦上添花,不仅没有起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可能干扰了优质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何德旭称。
五是明确融资总量及目标。
“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有一个总量问题,一个结构问题。所谓总量问题即民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60%,但它在银行信贷里只占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平。因此有人提出民营企业经济增长做的贡献达到了60%,银行对民企的支持是不是也应该达到50-60%的水平?从道理上来讲,我觉得提得有道理,但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是不是可行,我觉得是需要考虑的。”何德旭表示要辩证看问题。
什么样的融资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要?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何德旭认为,要优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优化银行体系的结构,即要发展更多的中型、特别是小型的银行,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需要。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