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人,非理性的泡沫与萧条

作者:金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3 20:06:07

摘要:非理性的人,非理性的泡沫与萧条

   读了几乎所有能找得到的宏观经济学教材(除了高级教程),终于发现了一个门道:相对于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上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出生和成长,无非都是为了解决另一个问题,即当个人做出的理性行为,集合成一个群体时又绝对是非理性行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自私自利,可以达到一个最好的市场结果,这是斯密的逻辑;自私自利,有时候也可能造成泡沫和萧条,这是凯恩斯的“动物精神”。
    假如一个人哪天情绪不太好(很可能只是因为天气不怎么样),他的行为就可能不符合理性人的要求,结果接下来,由于一连串的“蝴蝶效应”,一个人的不理性行为,有可能引发一个更加明显且影响更广泛的群体不理性行为。
    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合作的《动物精神》一书,试图为宏观经济学描绘一幅新的图景:一个建立在动物精神基础上的行为科学理论。在这里,个人的情感、感受和激情是重要的,经济事件不仅仅由神秘的技术因素或反复无常的政府行为所驱动。
    阿克洛夫,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勒,一位“有望”拿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他们为自己的理论分析找到了最为充分的事实论据:
    “本书的写作始于2003年春天,从那时起到现在的世界经济走势只能用动物精神来解释。世界经济好像过山车,先上升,而后在大约一年前,开始下降。但奇怪的是,与通常在游乐场坐过山车不同,直到经济开始下滑,乘客才发现他们经历了一段疯狂的旅程;而且,游乐场的管理者置若罔闻,并不听从限制过山车攀升高度的建议,也不提供安全设备以限制随后下降的速度或程度。”
    在《动物精神》中,阿克洛夫和希勒试图从各个角度,解释在各种经济现象中动物精神的核心作用。他们觉得,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的“动物精神”一词,被以后的理论建设者们逐步消除了,而这才是目前经济学理论难以和实践相契合的问题所在。
    因此,他们试图发现,在多大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可以在宏观经济学中嵌入动物精神。《动物精神》一书显然只是这个尝试的开始,而且相信要完成这个任务,还需要更多天才人物的努力。
    阿克洛夫和希勒至少让我们知道,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走。就像存在主义哲学家对唯理主义哲学提出的挑战一样,如果忽略了人非理性的一面,我们将很难理解人理性的那一面。
    在《动物精神》一书中,有两个提法让我感到很新鲜。
    首先是如何平衡“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25%对75%的比例感。
    阿克洛夫和希勒提到,斯密的关于经济稳定性的理论是相当成功的,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大部分求职者在多数时间里——即使是在严重衰退时——都有工作。它可能无法解释为什么1933年大萧条顶峰时,美国有25%的劳动力没有工作,但它的确能够解释,为什么即使在那时,仍有75%的求职者有工作可做,他们正从事着斯密所预言的互利的生产和交易。
    大萧条的时候,很少有人会问为何在1933年就业率仍高达75%,相反,人们通常会问,为何25%的劳动力失业?
    我想,这个25%和75%的对比是非常到位的,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减少不少争执,在我们自己的意见市场上,不正是有两派人物为了市场还是监管,吵得不可开交吗?有时候,分歧并不如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大。
    另一个提法是关于经济晴雨表的问题,这里有一个糟糕的天气预报员。
    经济学家一直试图从基本面的角度,对股票市场变动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没有一个人成功过。在每次股市大跌之后,现实中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
    股市晴雨表的作用,到底存不存在?阿克洛夫和希勒的回答是,伪称股票价格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收益信息的利用,就像是雇用一个发了疯的气象预报员。
    “他住在一个气温相当稳定的小镇,却预报说某天温度要达到65.6度,而另一天则会是零下73度。即使这个预报员报出的气温平均值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他那夸张的预报还说对了相对较热和相对较凉的日子,他还是应该被解雇。”应该拒绝那些股票价格反映了基于经济基本面的未来收益预测的说法,因为股价变动实在太大了。
    阿克洛夫和希勒觉得,理论经济学家们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理论也往往太过简单化,他们就像是那些糟糕的天气预报员。
    “我们必须保护人们不再受这些浮夸故事的蛊惑,这是一种新的需要,它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认识到金融市场需要监管。即使某些时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反馈使监管政策失灵,我们仍然有可能实施细致缜密的金融保险政策。致力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必须再次成为我们最优先的经济政策之一。”
    最后再说说天气预报员的问题。我父亲每天晚上7点30分都会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哪怕天气对他第二天的行程毫无影响。
    需要一个预报员,可能是人的本性吧,就像动物精神一样。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