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赋能科技公益 中国平安与BATJ各开赛道“大比拼”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24 16:41:37

摘要:《华夏时报》获悉,目前包含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以及以平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头都在着力于为公益注入科技魂。电子时间银行公益互助生态、AI远程教育、人脸寻亲、端对端募捐链路、区块链捐赠溯源等一个个鲜活的公益科技案例正在上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科技既可以是坚硬而冰冷的,也可以是柔软并温暖的。

近年来,科技不断赋能公益事业,改变了传统公益效率低、不透明、参与者少的面貌。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等“黑科技”纷至沓来,线上线下更加互联互通,科技力量愈发凸显。

《华夏时报》获悉,目前包含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以及以平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头都在着力于为公益注入科技魂。电子时间银行公益互助生态、AI远程教育、人脸寻亲、端对端募捐链路、区块链捐赠溯源等一个个鲜活的公益科技案例正在上演。

平安电子时间银行公益互助模式

记者了解到,为改善志愿者服务中单线输出、无数据记录、无真实性保障以及志愿者服务管理中效率低下,持久性不强等问题,近期,中国平安给出了“电子时间银行”这一解决方案,并打造了全新的志愿者公益互助生态。具体而言,该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建立了全国首个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为志愿服务搭建了“时间交换”平台。

与电子时间银行签约的志愿者,则通过申领“城市一账通”App电子社保卡进行实名认证,开通本人时间银行账户后,即可实现志愿服务时间的记录、存取、查询、转让等功能。签约的志愿服务基地可通过“城市一账通App”发布服务需求,志愿者团队及志愿者线上承接服务项目,并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经人脸识别签到后提供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由基地进行确认和评价。电子时间银行将“时间币”计入志愿者时间账户,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后续志愿者需要求助时,可通过兑换个人账户中的“时间币”获得他人提供的志愿服务。

据中国平安相关人士介绍, “电子时间银行”通过将志愿服务的流程全面线上化,增强了对志愿者服务团队的管理,强化服务链的价值转化。同时,通过打造以时间货币为介质,“当下储存、未来支取”的存兑模式,打破了志愿服务历来单向性的特点,通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式创新,利人利己的双赢价值导向激发了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动力,有助于扩大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

直接关注的是,未来电子时间银行所构建的志愿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还可运用数据整合、分析和挖掘等手段,实现公益领域的数据信息共享化、透明化。此外,还可将志愿服务的数据和人社部门的数据相结合,进行大数据深度分析与开发,为未来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和“智慧人社”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阿里的大数据打拐

2014年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刻画了一位为寻找被拐卖的儿子而焦灼一生的父亲形象。2015年,阿里巴巴打拐办成立,次年,由阿里巴巴和公安部合作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移动端系统正式上线。

“团圆”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让警方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失踪孩子的下落。一旦有儿童失踪,系统就会在接入的 APP (包括今日头条、支付宝、饿了么、滴滴出行等至少25个APP)中按一定规则推送信息。以儿童失踪地为中心,以失踪1小时、2小时、3小时为时间节点,将信息定向顺次推送至方圆100公里、200公里以及300公里。失踪超过3小时,则定向推送到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同时,借助钉钉界面的微应用,全国6000多名基层刑警都能即时沟通信息,第一时间同步抓捕行动,有效解决了公安部协同办公的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15日,“团圆”系统共发布3053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2980名,找回率为97.6%,其中解救被拐卖儿童48名。

不难发现,阿里巴巴的“团圆”系统的优势主要有三:一是通过APP进行权威发布,避免了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干扰,可以让接收讯息的热心人士不用怀疑信息的真实性;二是精准定位失踪儿童所在地,并面向附近人群发送求助信息,增加了被拐儿童获救的概率;三是通过钉钉联动基层公安,实现刑警间抓捕行动的高效协同。

腾讯人脸识别寻亲

同样在寻人方面,腾讯用上了颇有科技感的“人脸寻亲”。这是一门由腾讯优图研发的具备能识别跨年龄人脸的AI技术。该技术在叠加大数据学习之后,能预测一个人长大变老的样子。腾讯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在腾讯QQ全城助力中,寻亲者只需要上传被拐人照片,即可在失踪人口人脸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比对,且即时呈现比对结果,更加精准地判别是否为走失儿童。在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的帮助下,即便失踪人口库中登记的是失踪者成年后的照片,也能根据其小时候的照片进行匹配,帮助他们找到亲人。

通常而言,人脸识别技术更多用于火车站、酒店、手机解锁、银行信贷等生活领域,罕见用于社会公益项目。腾讯的人脸寻亲,通过技术与公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协助寻找走失儿童,也可以帮助走失老人回家,从而实现技术效用最大化。

百度AR儿童安全教育

百度将其擅长的AR技术应用在了儿童安全教育方面。

不同于当下枯燥的课本阅读、讲座宣传、家长一次次的耳提面命等传统类输入式、被动式教育。AR儿童安全教育视频则是借助手机百度内嵌的的AR插件,依托图片识别、多模交互、3D视觉为核心的移动端AR技术,用视频、动画等深受儿童喜爱的形式为孩子们普及安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生动有趣的交互体验,同时也起到了引导和教育儿童正确识险、避险的效用。

可以发现,百度创新式地将AR虚拟现实技术运用至儿童走失的预防教育工作之中。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在保障儿童安全方面不仅增强了孩子们自身的内生驱动力,也探索了更低成本和更具可操作性的儿童安全教育普及模式。

京东智慧物流募捐

在公益物资捐赠方面,京东创新研发了“京东公益物资募捐平台”,打造了“一键捐赠、物资直送”的全新模式。其推出的端到端的可执行、可监控、可评估的全链条公益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社会公益组织面临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等难点问题。

为打破传统物资捐赠链条,京东利用智慧物流、大数据、VR技术、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去掉所有中间环节,构建用户“一键捐物+京东免费配送”的公益捐赠方案,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物资公益捐赠流程实现全程追溯。借助于该方案,用户可以看到各个公益项目及所需物资的全部信息,并且只要点击“我要捐赠”就能一键完成爱心传递,全程透明、阳光、高效,引领了“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新趋势。

整个捐助流程中,爱心物资经由京东物流体系直接配送到公益项目地,并由公益机构执行人员发放至受助人手中。用户可通过京东APP实时查询所捐赠物资的物流状态,更直观地看到物资发放到受助人手中的全过程。

平安区块链公益捐赠生态圈

据悉,作为综合金融集团,保障资金的安全与实现资金路径的透明性是平安自诞生以来便始终追逐的终极目标,而这与更需真实性保障公益项目的目标极为一致。

区块链技术成为实现公益捐赠项目在资金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上的最佳“护城河”。利用这一技术,平安针对产业扶贫项目中的村官扶贫贷款、扶贫债投资、平安基金会捐款的资金链流程实行全链路追踪,并提供捐款追溯功能。对捐款对象筛选、捐赠物资筛选、物资采购、捐赠执行等环节,实现全流程上链,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上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基于大数据技术,平安集团还对公益受助人群的区域分布、公益活动参与情况、公益项目偏好、捐赠能力等内容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一系列结构化数据聚合成“慈善画像”,为公益慈善活动策划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公益需要以信任为支撑,而区块链就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应运而生的。作为国内首家加入R3区块链联盟的机构,平安先于行业布局了区块链技术,并将其认定为平安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如今,区块链技术在平安的创新性运用下与公益事业擦出了火花,有效解决了过往公益捐赠中真实性、信任感缺失的问题,为未来公益事业可拓展的边界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平安智能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曾经被平安广泛用于金融机构智能信贷的AI技术有了新应用之地,这一次直指社会公共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问题。

日前,平安金融壹账通联合华融湘江银行桃江支行,为湖南省桃江县高桥乡中心学校和桃江县大栗山河九年一贯制学校送去了“加马成长伙伴”智能设备,这也标志着由平安发起的“加马人工智能留守儿童成长陪伴计划”公益活动正式落地。

“加马成长伙伴”是平安金融壹账通研发的人工智能科技产品,如今,将其设置在希望小学,供乡村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进行即时视频通话与在线视频学习所用。据了解,在外打工的父母只需在手机中下载相应APP即可与子女在学校进行近距离视频亲情互动。此外,依托视频功能,留守儿童还可与第三方机构进行视频沟通,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开拓眼界。此外,“加马成长伙伴”收纳了众多科教文卫教育视频,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与实时更新,让留守儿童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未来“加马成长伙伴”还将与全国众多的公益组织合作,与上海、北京等地的小学开设共享课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据悉,未来该公益活动计划还为全国100所留守儿童较多的贫困学校捐赠100台“加马成长伙伴”。始终致力于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公共议题痛点难点的中国平安,此次研发的“加马互动一体机”,有效地实现了父母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不缺席,优质资源在基础教育环节上的不缺位的愿景,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的成长环境。

编辑:张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