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定“年底完成”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在线教育平台合法资质引关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监管近一年后,目前已经进入整改攻坚期,相关部门对线上培训机构的治理也开始与线下培训教育机构的治理一视同仁,并划定了2018年年底前完成整改的时间红线。
11月2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文件显示,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指出,各部门要将有关违法培训机构行政处罚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和公示,对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取缔,限制其法定代表人从事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业务,并提请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该《通知》也特别强调,2018年年底前不能存在无证无照还在开展培训的机构;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停业整顿的机构做好退费和群众安抚工作,防止机构卷钱逃跑引发群众性事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严监管正在从线下延伸至线上,《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机构的备案工作,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保证合法经营,保证教师基本的资质,避免出现教师兼职担任线上培训机构教师的问题。
对于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要求,《通知》具体指出,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在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但熊丙奇也指出,备案的前提是在线教育机构必须要有合法的资质,如果在线教育机构没有合法资质如何备案?
“目前很多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并没有取得合法的培训资质,由此导致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乱象,(相关部门发布《通知》)目的是要规范在线教育,但如何让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都具有合法资质问题是关键所在,”熊丙奇进一步建议,应该降低在线培训机构的注册准入门槛,当其具有合法资质后再进行交易备案。
责任编辑:黄兴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