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受“担保圈”风险叠加影响 临商银行逾期贷款持续走高

作者:王仲琦 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12 12:21:22

摘要:近年临商银行逾期贷款规模增长较快,其中2017年末及2018年6月末,该行逾期贷款分别为32.61亿元和44.91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该行逾期贷款时间向长期迁徙,该期末该行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96.67%,相比2017年的80.52%上升了一倍多。

受“担保圈”风险叠加影响  临商银行逾期贷款持续走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仲琦 冯樱子 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临商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累计核销贷款3.56亿元,收回现金约3.80亿元,不良贷款压降4.77亿元。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30%,较年初分别减少4.63亿元,下降1.12个百分点。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近年临商银行逾期贷款规模增长较快,其中2017年末及2018年6月末,该行逾期贷款分别为32.61亿元和44.91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该行逾期贷款时间向长期迁徙,该期末该行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96.67%,相比2017年的80.52%上升了一倍多。

逾期贷款在整体经济下行时有转化为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临商银行,该行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已将问题记录下来,转给相关部门后再进行答复。”但截至发稿时为止,本报记者没有收到临商银行的回复。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纪评级机构)对临商银行一份跟踪评级报告中认为,除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环保去产能压力影响外,区域内普遍存在担保圈问题,导致企业之间风险传染问题严重,导致近年临商银行逾期贷款规模快速增长。

逾期贷款逐年上升

年报显示,受监管趋严影响,临商银行将非应计贷款全部重分类至不良贷款,导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大幅攀升。临商银行2017年不良贷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的9.83亿元和2.16%,跳升至21.43亿元和4.42%;拨备覆盖率由2016年的171.92%下降至79.87%,远低于监管部门要求的120%-150%。

在风险化解方面,临商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一方面是通过压实各分支行一把手责任,加大行长包点、清收包户的清收力度,做实总控和责任分解,按月督导评价,突破清收僵局;另一方面是突出重点清收,将该行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前二十大户作为清收攻坚的重点目标,逐个定方案、定责任、定进度,加快突破化解;同时,通过创新处置措施,拓宽处置渠道,在突出现金清收基础上,对各类不良贷款深入分析,客观定性,分类治理,提高清收成效。2018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80亿元,不良率为3.3%,拨备覆盖率回升至 98.76%。

记者注意到,该行近年逾期贷款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临商银行逾期贷款分别为13.74亿元、27.07亿元和32.61亿元。进入2018年,该行逾期贷款进一步上升,截至2018年3月,该行逾期贷款 40.47亿元;截至2018年6月,该行逾期贷款44.91亿元。2018年上半年,该行逾期贷款时间向长期迁徙,该期末该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飙升至196.67%。

此外,从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担保方式看,临商银行保证贷款占比较高并且余额逐年增长,其中逾期贷款快速增长。2015年,该行保证贷款217.75亿元,占总额51.88%,其中逾期贷款5.76亿元;2016年,该行保证贷款235.11亿元,占总额51.58%,其中逾期贷款8.75亿元;2017年,该行保证贷款238.84亿元,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达49.32%,其中逾期贷款猛增至18.05亿元。

新世纪评级机构指出,区域内普遍存在的担保圈问题,导致企业之间风险传染问题严重。受此影响,临商银行逾期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其信贷资产质量仍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同时,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五级分类认定标准严格,随着该行贷款逾期期限增长,其不良贷款规模及不良贷款率仍有可能上升,并进一步增加其拨备计提压力。

“破圈解链”任重道远

担保圈是当许多家企业由于相互担保或者连环担保的关系而联系到一起时构成的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这个利益群体就是一个担保圈。担保圈贷款是企业之间的一种保证贷款,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关于担保圈贷款存在的风险,一位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几年前,在小微企业和县域企业中,采取互保、联保、循环担保等方式进行贷款的行为较为普遍。这中贷款模式容易造成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如果担保圈个别企业发生经营问题和财务危机时,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很快传染,导致圈内企业整体陷入困境,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其实早在2014年,原银监会就发出过警示,在担保圈企业风险较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对钢贸、煤炭、纺织化纤等企业,银行要重点监控银行贷款依存度高、民间融资依存度高、生产经营不正常的担保圈企业。当年7月底,原银监会下发通知,对联保贷款进行规模限制,同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10月底之前,完成对担保圈贷款的风险排查,并及时汇报排查结果和高风险客户的风险处置预案。

去年,担保圈问题再次引起关注。2017年4月,针对山东、辽宁等地出现的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事件,原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排查企业互联互保贷款风险隐患的通知》,要求各地银监局立即对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专项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并由当地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对风险进行统筹分类处置。担保圈问题不仅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且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活跃度密切关联。由于担保圈会对债务问题产生扩大作用,在目前国内去杠杆、去产能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担保圈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临商银行积极开展“破圈解链”工作。该行在2016年报中表示,开展“破圈解链”、化解担保圈风险,审慎把握担保方式,遵循合法性、充足性、有效性的原则,择优选择担保方式,强化保证担保管理,严格控制互保和连环担保。在2017年报中,临商银行再次提出,对存量互保、关联担保循环担保类授信客户开展“破圈解链”,化解担保圈风险。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从数据看,由于临商银行保证贷款占比较高,且逾期贷款持续上升,表明该行担保圈贷款风险仍在暴露中。虽然临商银行积极开展“破圈解链”,但化解风险工作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