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训练营付永:不走寻常路的教育创业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01 14:18:57
(未来训练营创始人付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我的理想是在有生之年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未来训练营(下称DE)创始人付永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理想驱动下,2012年,在公关公司创业走入正轨时,付永毅然决然放弃转向教育行业,DE应运而生,6年多的时间内,付永写下遗书带着学生去航海,去爬6000米的雪山,开展了近6万人次的课程,拥有近50万的忠实粉丝。
不急功近利的付永在2017年拒绝了4000万元投资。“孩子的成长都是慢的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求之不得。”付永说。
两次对话一次远途后“改行”
与女儿的两次对话,改变了付永的人生轨迹。
“爸爸,我们都会死,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活着?还那么努力地去工作学习?”
某个晚上游泳回家的路上,看着灯光映下的斑驳的树叶,在付永女儿突然问出这样一个人生问题时,付永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我们活着为了能吃好吃的啊!”付永就这样将当时只有8岁的女儿糊弄过去了。
但这样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付永女儿的心头,直到付永女儿15岁那年,再一次给向其提出“为什么要活着?”并为此哭了一夜。付永开始正式这个问题,并通过微博等方式向身边的朋友求助。
“你女儿的问题实际上凸显非常大的成长过程当中心理问题,解决的好,这个坎过去之后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有可能会离开你。”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的解答令付永紧张起来,并果断放下手头工作,陪女儿去到山西大同的野长城行走,探讨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加上她的校长给她解答,很快从这里面走出来,她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能够有限的生命当中干自己喜欢的事,马上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付永说。
彼时的付永已经离开媒体开始创业,创立的公关公司起步也十分顺利,在四五个人规模就谈下来两家世界500强公司。
而女儿的大彻大悟也引法了付永开始思考,人生应该如何走。
“坦率地说中国的公关,前期简单挣点钱是可以的,但是想要坚持自己内心也很难,因为中国的公关对专业的尊重是不够的,”付永告诉记者,“我们公关公司创业期服务的的教育行业特别多,都在忙活着去搞应试,我觉得这个是不应该的,我的两个孩子从小其实都没有上幼儿园,都算是比较快乐,但是实际上成绩都非常好,这时候我决定要做我理想当中的教育 。”
此后付永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彻底转型,并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否掉了此前合作的应试教育培训机构,专心做心中理想的教育。
DE酝酿而生
经过1年的构思和预备工作,2012年的2月28日,DE开始正式运营。付永的二次创业没有走教育行业的寻常路,开创了其他企业不愿接触的赛道。
据了解,DE(Different Experience简称),是一家以教育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商业机构,教学方式以体验为主,包括100千米徒步远征、攀登7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点的7+2极限探险、大航海等多种课程,过去6年多的时间,DE开展了近6万人次的课程,拥有近50万的忠实粉丝。
付永表示,这种模式不会像其他的商业模式能够快速扩张盈利,但第一做的一定是正确实际上艰难的事情,真心做真正的教育首先是绝对尊重人性,尊重生命和生长规律,第二是绝对尊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恰恰如果我们想做到这样两点,那就一定要和现在的大流、主流背道而驰。
这个坚持不打广告依靠口碑的品牌,初期社会招募学生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年夏天招野外生存的特训营,最少的一期只有3个人,但是要配8个老师。
万事开头难,这个在外人看来风险高、不靠谱的创业得以发展离不开助攻。DE的第一桶金来自付永女儿所就读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2012年,付永带领人大附中西山学校140多名学生,到内蒙8天的草原、荒漠野外生存,并作为学校的课程。
DE的野外课程都会保证3个层次的老师,第一个层次为外聘的高级导师,第二个层次为专业技能教师,由DE长期招聘或搭建,负责课程设计、导入、教学及总结评估;第三类为项目管理执行人员。
而在搭建教师队伍时,付永的方式也不同于其他机构,在理论培训完成后,还要进行野外50公里/日或100公里/3日的实战考试,这样的考核标准甚至覆盖到办公室文秘。
付永认为,人在极限的状态下,会把他的本能、本性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就会能够看到他的价值观到底是不是DE想要的、和DE是一致的,但根本必定关乎孩子、关乎生命。
尽管承担着高成本的师资、难以快速扩张等压力,幸运地是,DE从一开始就盈利,第一年虽然艰难,但是相对零散的高单价社会招募为前期盈利做出了大贡献。随着合作学校业务增多,如今,针对学校的课程及社会招募成员成为DE两项收入来源。
付永告诉记者,公司开始定位非常高端,所以在精选客户时就极为挑剔,“不是我的求也求不来,给钱也不要”,第二年对外招募全部满额,只能排队等待,未来DE将以学校课程为主,对社会的招募单价比较高。
正式转向2.0融入体制内
截至目前,DE的营业额比较小,最多的一年也仅仅做到2000万流水。对于略显缓慢的发展节奏,付永表示:“这个是急不得,不管是我们拓展业务,还是实际上孩子的成长都是慢的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求之不得。”
不过转型中的DE,今年管理成本扩大了4至5倍,盈利甚至会更低一些。
“在这一点上我就比较平和,对盈利、对发展有想法,但是不会把自己逼死,所以这几年当中,大批量的投资公司一直追着投资,但是我还是始终拒绝掉,包括去年拒绝了4000多万的投资。”付永解释。
目前,DE形成了北京、深圳、成都、南京四大区域公司,未来并计划采用城市合伙人制度,向3到7级城市扩张,而为保证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不会改变,确保安全和质量,四大区域中心由付永100%控股,并自行搭建团队。
事实上,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BE就开始对各地公司进行布局,进一步扩大,让更多人获益,从2018年开始,正式宣布向2.0转化。
“步入到2.0,学校采购我们的课程会越来越多,现在北京的多一点,大概差不多松散的和紧密的加起来有十所学校。”付永介绍。
据记者获悉,付永正在筹划与新的合伙人建立学校,但具体资金和细节并未透露。
付永对于DE的理想是将其教育践行能够有机或更大规模的融入到体制内,真正和体制教育形成良性互动。
付永认为,DE带的这批孩子,不仅仅经历丰富快乐,而且学习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比别人强的多。“我主张DE的教育,就是在不一样的经历中引领孩子习得终身受用的生存技能和价值观,在不一样的经历中引领孩子学会学习,这是实现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的最基本路径。”付永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