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前三季度日赚28.63亿元 中行非利息收入下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0-31 21:48:4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四大行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全部出炉。
10月30日,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前三季度,四大行(工农中建)共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786.19亿元,平均日赚约28.63亿元;而从净利润同比增速来看,四大行均超 5%,农业银行更是以7.25%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一。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分析指出,四大国有行净利润增速全面提升,主要得益于净息差及不良率趋势性改善的双重驱动。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工行、建行、中行、农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3%、1.47%、1.43%、1.60%,不仅都继续下降,且均在1.7%以下。
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日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仍然控制在2%以内,应该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作为银行熨平息差波动的利器——的非利息收入情况备受关注。
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118.35亿元,同比减少1.53亿元,下降0.14%。
建行方面也指出,该行理财产品受资管新规实施影响,收入出现同比下滑;部分结算、代理及顾问咨询类产品受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及服务收费减免等因素影响,收入同比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石大龙表示,非利息收入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资管新规和减费让利的影响。
四大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共计7786亿元
一直以来,四大行的吸金能力成为财报披露季大家关注的重点。
10月30日,本报记者统计,前三季度,四大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计7786.19亿元,平均日赚约28.63亿元。
其中,工行依旧是最赚钱的银行,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母公司净利润为2396.27亿元,接着依次为建行净利润2141.08亿元、农行净利润1716.11亿元、中行净利润1532.74亿元。
而从净利润同比增速来看,四大行均超过5%。其中,农行以7.25%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一,接着建行和中行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39%、5.34%,而工行则为最后一名,同比增速为5.10%。
“资产增速提升、净息差改善共同推动四大行净利润录的较高增速。”石大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
徐承远也表示,“增速提升的原因,第一,得益于四大国有行的净息差持续上行,营收端内生增长对净利润的正向贡献增强。第二,四大国有行的资产质量趋势性改善,成本端拨备补提压力缓解。”
实际上,在资产质量方面,四大行不良率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 截至9月末,工行、建行、中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3%、1.47%、1.43%,均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而农行不良率虽为四大行中最高达1.60%,但也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日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督促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损失核销等多种手段,来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前三季度,共处置不良贷款达到1.2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300多亿元,其中利用拨备核销达到7000多亿元,同比多核销1900多亿元。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仍然控制在2%以内,应该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徐承远也分析指出,当前四大国有行资产质量改善和业绩增速提升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未来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考虑到四大国有行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结构较为契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未来净息差有望进一步改善。同时,由于拨备计提新规对银行形成显著利好,成本端拨备计提压力将不断降低,预计四大国有行业绩增速将进一步回升。
石大龙亦进一步表示,目前,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资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在净息差企稳,资产增速持续上行的情况下,预计四大行今年净利润将维持较高的增速,不良率将逐步下降。
中行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0.14%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之前,商业银行非息收入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而在2017年非利息收入占比首次出现下降。
不少分析人士此前指出,随着理财净值化、打破刚性等监管措施的落实,预计理财发行规模将会进一步出现下滑,非息业务收入仍将面临挑战。
而根据三季报数据来看,截至报告期末,中行三季末实现非利息收入1118.35亿元,同比减少1.53亿元,下降0.14%。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29.73%,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85.18亿元,同比减少13.83
亿元,下降1.98%。
“(截至9月末)银行卡、电子银行、托管及其他受托等产品发展良好,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理财产品受资管新规实施影响,收入出现同比下滑;部分结算、代理及顾问咨询类产品受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及服务收费减免等因素影响,收入同比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建行在三季报中也表示。
对此,徐承远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中行等银行非利息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商业银行汇兑收益整体下降,进而导致当期非利息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受资管新规影响,商业银行围绕理财业务的结算、代理及顾问咨询类收入也出现下降,导致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不明显,难以覆盖汇兑收益的负缺口。
石大龙则分析指出,非利息收入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资管新规和减费让利的影响,而实际上,分季度来看,上市银行三季度单季中收同比增长7.1%,较上半年提升2.6个百分点,说明资管新规等的负面影响逐渐淡化,预计中收增速将温和回升。
此外,今年来,银行补充资本的动作频频。比如农行完成千亿定增;9月以来,建行也已发行了两期二级资本债券,规模合计830亿元等等。因而,这些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也有所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建行资本充足率16.23%,一级资本充足率13.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34%,分别较上年末提升了0.73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农行资本充足率14.99%,一级资本充足率11.9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2%,较上年末分别提升1.25、0.65和0.69个百分点。
而9月末,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8%、12.94%、14.81%,均较去年末出现了下降,分别下降了0.29个百分点、0.33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
不过,本报记者也注意到,工行在8月底也公布了资本补充计划,比如拟通过发行优先股募资不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等等。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