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吹涨香蕉价格 业内人士呼吁农业应多模式防风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20 18:53:0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山竹”过境,在南方沿海留下一片狼藉。
停水停电、交通受阻造成的影响正在慢慢褪去,但对于抵抗自然灾害较弱的农业,碰到强台风这种灾害,会造成大面积农田受淹和粮食减产,对沿岸地区农业生产和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据了解,台风不仅会直接毁坏农作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能力,而且台风造成的田间小环境还非常适宜病虫害的流行蔓延。由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使作物折枝伤根叶片受损,同时带来的降水使作物表面长期维持高湿度状态,所以既有利于病菌传播,又有利于病菌侵入,极易造成病害的暴发成灾,同时由于台风的作用,加剧了迁飞性、流行性植物疫病和虫害的流行与传播。
受产量较低、季节性替代水果受灾供应减少等因素影响,今年香蕉价格一改往年夏季颓势,三季度累计涨幅已超50%。
“香蕉产业是我国热区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产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日趋加剧,价格波动更为频繁,幅度也更大。供需脱节严重影响到蕉农、经销商的收入并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柯佑鹏说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香蕉的行情牵动着海南农户的心。为精准刻画国内香蕉批发环节的价格变化,为市场提供客观、准确的价值基准和决策依据,9月19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政府在北京新发地共同发布“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这与前期发布的“海南皇帝蕉产地价格指数”、“香蕉产地价格指数”,共同构建起辐射整个产业链的价格指数体系。
“’新华-香蕉销地批发价格指数’可以客观、精准地反映我国香蕉销地批发市场运行情况,为产业上下游提供公开透明的价格信息,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苏会志表示。
暴涨的香蕉
今年夏天的恶劣天气,使得夏季蔬果供应受到较严重影响。
往年夏天备受冷遇的香蕉,由于今年产量较低,加上其他季节性水果受灾供应减少等因素影响,价格一再飙涨,三季度累计涨幅已超50%。
而在“山竹”过境之后,香蕉价格更是有着飙涨的苗头。
“这边的香蕉基本没有了,苹果蕉也就剩条蕉杆了,这和去年天鸽一样,到明年清明前又是不用来收蕉的了!”江门地区香蕉、粉蕉种植户沈先生一脸沉痛。据了解,台风“山竹”的中心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给江门地区香蕉产业带来严重影响,江门相关负责人估计,江门市、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的香蕉、粉蕉、大蕉、皇帝蕉总种植面积在4-5万亩以上,这次台风中100%受到影响,损坏的香蕉预计在7成左右。
据了解,广东香蕉总种植面积30-50万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围绕湛江的粤西片区,以及珠三角片区。此次台风影响下,包括江门、阳江、肇庆、南沙在内的种植区域受到重创,部分种植户甚至遭遇绝收困境。
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受天气影响,部分水果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如香蕉价格环比上涨7.5%。”南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香蕉价格环比上涨20%
可以预计,未来几个月香蕉价格将大幅上扬。
农业防风险
一场天灾一场空。
前不久,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省大范围强降水,造成一些蔬菜大棚受损、牲畜死亡。根据寿光市农业局统计,2017年,寿光全市共有温室大棚14.7万个,此次受灾比例超过2/3。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来说,自然灾害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可控因素之一。然而,更多时候,盲目扩种导致的“丰收却挣不到钱”才是让农户经济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价格风险是农户和涉农企业在种植、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对冲风险,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开展的“保险+期货”等创新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引导涉农企业、农户了解期货市场、间接利用期货做好风险管理,切实有效帮助农户和涉农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三年来,大商所累计开展了47个“保险+期货”试点,服务范围覆盖黑龙江、辽宁等7省区40个县市,为近200个合作社和农场、近9万农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其中,2017年大商所引入大型龙头企业为参保农民进行粮食基差收购,探索出“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模式。
不过,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鲍建安看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将防控金融风险确立为金融工作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可以说,当前金融风险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防控金融风险在各家金融机构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科学防控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农业中过度引入金融属性,并不是一个最佳路径。
怎样防范价格变化为农业带来的风险,成为各地探索的重点之一。
此次发布的香蕉系列价格指数中,包含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东北、华南和西南七大区域的批发价格指数,以国产生蕉一级批发价格数据为基础,样本覆盖我国香蕉销区的13个主要集散地,引导香蕉产销衔接机制从松散、短期、易变向紧密、长期、稳定转变,厘清香蕉产业链供求关系的度量尺,成为政府调控、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贸易决策的晴雨表。
“香蕉是澄迈县的重要水果,也是脱贫致富、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价格指数的发布对引领香蕉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伟松说。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看来,信息发布、价格形成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信息能有效引导生产、引导预期。能让经销商、经纪人合理有效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全国的香蕉行情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降低蕉农经营风险,提高蕉农收入。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