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假设中日因钓鱼岛发生冲突,蔡英文当局会站在哪一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06 13:44:56
王义伟
这种假设,不是没有可能。
8月26日,日本静冈县演习场,日本自卫队举行了一场最大规模的综合火力实弹演习。与以往演习不同的是,此次演习出现了两款新装备:AAV-7新型水陆两用坦克、一六式机动装甲车。因为这两款新装备的出现,这次演习被媒体称为“岛屿夺回大练兵”。日本自卫队方面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企图心,大范围邀请多国驻日武官和各界人士现场观摩,观摩人数达到2.4万人。
9月5日,中国媒体消息,截至今年8月24日,中国海警船已经16次进入钓鱼岛海域执行巡航任务,而2017年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被媒体曝光的有28次。近期的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海警船保持编队航行,日方船只则在一旁进行机动干扰,场面十分激烈。
以上两则消息说明什么?
说明中日两国在钓鱼岛海域低烈度的擦“船”走火,随时可能发生;而对于高烈度的、高强度的冲突,甚至大打出手,日本方面也已经在积极准备中。
那么,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发生冲突,作为当事方之一的台湾、台湾的蔡英文当局,会站在哪一边呢?
笔者的研判结论是:蔡英文当局大概率会躲得远远的。
首先,不敢得罪美国。
当然,这不是蔡当局现在才有的毛病,这个毛病的病根远在48年前的两蒋时期。1970年,美国着手准备将钓鱼岛在内的一系列岛屿“归还”给日本,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台湾学生率先发起保钓运动,随后,这项运动燎原至全球华人范围。中国政府对此运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而蒋介石当局则左右为难,竭力控制、压制岛内的保钓运动。1971年,台大学生要上街游行并向美、日驻台机构递交抗议书,两蒋权衡之下不得不同意,但同时下发限制令:“人数越少越好,路线越短越好,活动项目越少越好”。
两蒋当然知道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当然愿意收回,但形势比人强,不敢开罪美国,只能接受现实。之后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越做越过分,直到将钓鱼岛划入美日安保范围,放任日本自卫队提升岛屿作战能力。 而历任台湾当局都没敢对美国说一个不字。到现在的蔡英文当局,对美国依赖更深,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任何言行,蔡英文当局已经毫无置喙的余地。
其次,不愿得罪日本。
和历任台湾当局都不敢得罪美国相比,对于日本,台湾不是不敢得罪,而是愿不愿意得罪的问题。
笔者的观察,蓝营执政,在钓鱼岛问题上面对日本时,就比较强硬;轮到绿营执政,态度立马就怂了,即使宣称钓鱼岛是台湾的,也说得有气无力。至于具体的保钓行动,蔡当局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里面,有蔡英文当局的战略考量在内。在蔡英文当局看来,拉拢日本抗衡大陆,远比领土问题重要,她宁愿为此承担骂名。
第三,无颜面对大陆。
在中国海警船常态性进入钓鱼岛12海里以内巡航之后,可以说,钓鱼岛现状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保钓运动的重大进展,这个进展是大陆赢取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之前的马英九当局,还是现在的蔡英文当局,可以说,都是无颜面对大陆、愧对大陆的。
在行政区划上,钓鱼岛属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宜兰县曾对钓鱼岛系列岛屿的土地价值做过评估,结论是14亿新台币。
但是,钓鱼岛的战略价值、其在两岸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何止区区14亿新台币。
综上,笔者研判,一旦中日、或者中日美因钓鱼岛问题发生冲突,蔡英文当局大概会在空洞地表明立场之后,远远地躲在一边。公然站在美日这一方,她还没有这个胆;和大陆站在一起,她也做不到。
无力选边站,只能靠边站。
但是,台湾民众一定会选边站,一定会站在大陆这一边,两岸人民一起捍卫钓鱼岛主权。
这是必须的。(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