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台海观澜 国民党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作者:王义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23 09:29:09

摘要:对于政党或政治人物来说,不但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且是得人心者得财源。

王义伟

成立了123年的中国国民党大概从来没有这样子的寒酸。

8月19日,国民党召开20届2次党代会,午饭是价值80元新台币的盒饭,约合人民币18元。为了省钱,餐厅免了,在会场就餐,党的中常委、党籍“立委”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低头扒饭吃。为了募款,T恤、棒球、篮球、棒球棒都标了价格,鼓励党代表现场购买。有的党代表买了球,找党主席吴敦义签名留念。吴主席坐在折叠椅上,佝偻着身子签字。棒球还没有巴掌大,写起字来并不方便,吴主席把球固定在一条腿上,低头认真地写,花白的头发分外显眼。

这一天,国民党募集了331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74万元。

这点钱,说句刻薄的话,想当年某国土豪横行乡里时,还不够博红颜一笑。

国民党何以落魄至此?

最直接的原因,是被蔡英文当局打压的。

蔡英文执政后,先后出台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和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如同两道催命符,直接贴在国民党的左右脑门;党产会主委和促转会主委两个人,如同黑白双煞,一前一后挡住了国民党的去路;这黑白双煞,党产会负责抄家灭产,在物质上消灭国民党,促转会负责汇整材料,在精神上消灭国民党,总之,要让国民党形神俱灭。

几天前,促转会查封国民党智库,在下发给国民党的公函上,促转会主委黄煌雄的签名,字号之大,目测比正文字号大了20倍不止。笔者的感觉,黄煌雄3个字,是用拳头蘸了印泥,咚咚咚3拳砸到公文上的,好霸道!

不知道接收公文的国民党党工是不是吓得肝儿颤。

蔡英文当局对国民党的动作,岛内外的媒体有一个一致的说法:追杀。这种追杀没日没夜,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会随时随地降落在国民党头上,真可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国民党被追杀得苦不堪言,套用电影里控诉旧社会的一句台词:“这苦日子,啥时是个头啊?!”

也许有人会说,等蔡英文收手了,国民党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笔者不这么看。国民党的苦日子何时到头,并不取决于蔡英文何时收手。结束这种苦日子的主动权,在国民党自己手里。

迄今为止,国民党在财政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收支平衡的机制。

今年6月,台湾媒体的报道还显示:吴敦义每天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满脑子想的就是一个字“钱”。除了每个月国民党中央党部要负担的党工薪水3000万新台币,党部运作要钱、办造势活动要钱、辅选拜票要钱。接近吴敦义的人士形容,再借下去,再欠下去,吴的“债主”就会遍及全台。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可以说,国民党的财政,完全靠吴敦义一个人在支撑。

再这么借下去,吴敦义要成杨白劳了。

开源节流才是正道。但依据笔者的观察,现在国民党的财政运转机制,开源、开发资金来源,成效不彰;节流,包括降低党工薪水、减少党工人数、缩减办公支出,似乎力度也不大。

事实上,这项工作,从蔡英文磨刀霍霍的时候,就应该启动了。

在所谓的转型正义过程中,蔡英文之所以先推出了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就是为了先斩断国民党的资金来源。而面对蔡英文在党产、资金链上的追杀,国民党一直在被动挨打、疲于应付,不但毫无还手之力,也没有还手的意愿,更没有开发新财源的动力,全党上下,就等着吴主席出门化缘,背米回家,然后再烧水做饭。

早晚有一天,吴主席带回来的,就剩二尺红头绳了。

那么,国民党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建立起一个收支平衡的财政机制呢?

在笔者看来,一个政党的资金来源和调度,看起来似乎是个颇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另一方面讲,也十分简单。

举个例子。

不久前,台北市长参选人柯文哲开放网络筹款,短短9个小时募得1310万新台币。网友捐款踊跃,甚至觉得捐个款比抢演唱会的门票还难。担心钱多了花不完,柯文哲早早关闭了募款网站,末了还不忘讽刺竞选对手募款募到最后一秒都不舍得停。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对于政党或政治人物来说,不但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且是得人心者得财源。

现在的国民党,得人心吗?有多么的得人心?

什么时候国民党敞开大门募捐,台湾人民打破头往里挤,争先恐后给它捐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苦日子也就到头了。

会有那么一天吗?(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