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2018年、2019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涉台条款之对比与分析
王义伟
美国军队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支包打天下的队伍,所以,一年一度的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也备受关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能在这部法案里找到涉及自己的内容,并做出不利于自己、或者有利于自己的解读。
台湾也不例外。
当然,台湾当局对于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解读,都是有利的,只是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表演形式。
当地时间8月13日,特朗普签署了201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消息传出,台湾防务部门兴奋之余,还有点矜持,还稍稍体现了一点军人的“骨气”。台防务部门发言人陈中吉在两次向美国表达“感谢”之后,又强调“军民一心是敌人最忌惮、最害怕的”、“自助而后人助”。
台湾外事部门则是直接跪了。该部门发布的新闻稿表示,“(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充分展现了川普、美国国会两院两党共同对台湾坚定的支持。”“(台湾)会积极配合美国政府,稳健深化台美互惠互利的安全伙伴关系。”
这是笔者又一次从台湾有关部门那里领教到熟悉的公文风格,呵呵。
在研究了2018、2019连续两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涉台条款之后,笔者发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美国国会口惠而实不至。
这两年法案中的涉台条款,都有“国会意见”(sense of congress)。2018年法案中的涉台条款在第1259条,其中有7项“国会意见”,包括美国应强化与台湾之间长久的伙伴与合作关系;美国应根据台湾需要,定期移转让台湾维持足够自卫能力所需的防御装备与服务;邀请台湾军队参与如“红旗”等军演;美方应根据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执行美台资深军官与资深官员互相交流的计划,以增进双方军事关系。
2019年法案中的涉台条款在第1257条和1258条,其中1258条为国会意见,包括美国国防部长应推动台美交流、强化台湾安全,推动与台湾进行实战训练与军演的机会;同时推动美台资深国防官员与军事将领的交流。
众所周知,所谓国会意见,对美国总统和军队,没有强制约束力。如果这些意见没有被落实,就是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而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对台湾的口惠,要么做不到,比如多次邀请台军参加“红旗”军演,迄今没有成行;要么本来就是美国政府一直在做的,比如强化美台军事关系等,美国国会不过把好话再说一遍而已。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分析,是因为台湾当局在美国国会做足了功课。美国国会议员拿了人家的手短,不得不在法案中有所表示,说些空话、套话以示感谢。
第二个特点,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台军的调研与管控。
这一点非常重要。
特朗普刚刚签署的法案第1257条就要求,美国国防部长跟台湾官员谘商后,对台湾军力进行全面评估;在法案生效日后一年,与国务卿谘商,向国会的适当委员会提出评估报告。
这一条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美国要全面、深入了解台湾军队的现状(其中一定包含了面对大陆武统能坚守多长时间),并与美国外事部门协调后,一起向美国国会作报告。
这一条的重点是美国国防部长要跟台湾官员谘商。
所谓谘商,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要求台湾军方直接向美国国防部长汇报工作。
难道台湾的防务部门成了美国国防部的直属机构了?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台湾军队的高官,抱着一摞材料,向美国国防部长汇报工作,这可比美国军舰开到高雄,严重多了!
这成何体统!?(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